方法:顾客就餐安全5案例

经营案例 阅读量: 347
方法:顾客就餐安全5案例 预览图

顾客就餐时的安全包括顾客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两个方面。人身安全问题,指的是在顾客就餐期间发生的滑倒、烫伤、食物中毒、吃出异物等问题;财产安全问题,指的是在就餐期间顾客的现金被盗、现金遗忘、物品丢失等问题。

发生指数:★★★★★

原因分析:员工觉悟低;缺少必要提示;出品把关不严格;顾客自身原因……

预防措施:强化员工培训;购买餐饮责任险或餐饮综合保险。

案例一

服务员藏匿客人遗忘现金

客人不慎把现金落在雅间,两名服务员顺手牵羊想据为己有,最终暴露。

8月3日21时,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公安分局中专路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一名客人在大学东街一家饭店内吃完饭后,不慎把一个装有5000元现金的纸袋遗忘在餐桌上,当他半小时后再返回来取时却没有找到。接警后,该所民警来到该饭店,经过调取饭店监控录像,发现在客人走后的半个小时内,只有两名服务员李某和卢某进过该雅间。

随后,民警把李某和卢某带回派出所审查,他们交代,当客人走后,他们打扫雅间时发现了装有现金的纸袋,遂见财起意,把5000元现金藏在了饭店后面的垃圾堆旁。

点评

案例中的情形并不少见。当面对顾客遗忘的现金时,有的服务员会拾金不昧,上交或者等顾客回来找寻,物归原主;也有一些服务员,就如案例中的这样,贪一时之财,犯下大错。

服务员的所作所为,与其自身觉悟和企业平时管理有关。餐企经营者应对员工加强此方面的培训。有些餐企会奖励拾金不昧的员工,甚至在店报开辟版面表彰优秀员工,使大家互帮互学,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当这类事情发生时,应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如果有必要可以解聘。同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案例二

顾客点菜摔成十级伤残

韩女士与家人到一家酒楼聚餐。当韩女士走到海鲜区域点菜时重重地摔了一跤,造成她左股骨颈骨折,鉴定下来相当于道路交通事故十级伤残。家人与酒家在协商赔偿事宜过程中,由于意见不一致,最后只能让法院来判决。一审判酒店负全部责任,酒店认为对方也有过失,不服而提出上诉。

二审中,酒店方提出韩女士是擅自走到海鲜区域的,而且韩女士有血红蛋白值偏低的情况,当天是由于头晕才摔倒的,并对她提交的工资证明也不认可。韩女士在庭上又出示了一条最近的收入工资单,最后得到了法院的认可。

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酒店方未能充分举证,而韩女士个人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也应当注意到自己的安全,最后判酒店承担70%责任,韩女士自负30%责任。酒店赔偿各项已发生费用共计74074.55元及精神损害费3000元。

点评

顾客海鲜池摔跤、下雨天门前滑倒、醉酒后摔倒等情况在餐企经常发生,有些顾客伤势严重,导致餐企和顾客的纠纷不断。有很多餐企经营者很苦恼,他们认为自己并没有有意使顾客受伤,完全是顾客不小心造成的,但最后不管是调解,还是诉至法院,赔偿方总是餐企。

相关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顾客前往餐企就餐,即形成一份就餐合同,餐企有责任和义务在就餐期间确保顾客的人身安全。为了减少此类事件发生,他们建议餐企应有主动防范的意识,勤于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并在门前、海鲜池旁等显著位置安放“请小心台阶”“请注意地滑”等指示牌。

当此类事情发生时,应眼疾手快将顾客扶起来,主动关心,视情况将其送至医院,争取获得顾客谅解。

案例三

顾客食物中毒状告饭馆

王先生称,去年7月底,他和朋友一行六人在北京一家饭馆用餐。吃了一小时后,一起用餐的刘先生突然倒在椅子上,四肢僵硬,双眼微闭。在抢救刘先生的时候,同行的五个人竟也陆续倒地,呕吐。随后,六人被送到医院急救。当晚,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对他们的血液和呕吐物取样,检测。检测报告认定,王先生等人系食物中毒。

点评

黄金周、春节年夜饭以及夏天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尽管很多餐企都明白食品卫生的重要性,但当滚滚财源来到眼前时,便忙得忘记了食品卫生的把关。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餐企对顾客的赔偿额度增加十倍,餐企应该重视起来,防患于未然。

餐企应加强从业人员自身卫生管理,把好食品原材料采购关、食品加工关及食品销售关,配置足够的空调、冷藏和留样等卫生设施;对聚餐菜肴实施留样备检,餐饮单位不得为顾客代保管剩余饭菜;对不具备加工熟食卫生条件的餐企,不得加工冷菜、凉菜、卤制品等生冷食品……

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呼救,如医务人员没有及时赶来,中毒者有生命危险,要将中毒者送附近医院抢救,并通知中毒者的单位或亲友;保护中毒现场,不要让任何人触摸有毒或可疑有毒的物品(如:药物、容器、饮品及食物、呕吐物等);安排好车位以便警车和救护车到达及离开时用;将中毒者之私人物品登记交与警方;防止闲杂人员围观;将有关资料(包括警车、救护车到达及离开之时间、警方负责人姓名等资料)登记备案。同时,应全力调查事件发生原因,给顾客合理的解释,并严惩责任人。

案例四

顾客吃饭吃出苍蝇

6月9日晚6点半左右,在某外企上班的郭小姐与7位同事一起来到昆山市马鞍山路一家饭店吃饭,大家边吃边聊很是开心。可吃到一半,一位同事突然脸色大变,欲言又止,原来他在一道名为“面芋老鸡”的菜里发现一只苍蝇。大家顿时食欲全无,不少人有种想吐的感觉。菜里吃出苍蝇,郭小姐他们非常生气,马上找来服务员并要求饭店作出妥善处理。由于意见不一,双方艰难“谈判”一个多小时后未果,还差点动起武来。次日,在市消保委人员的调解下,郭小姐他们得到了饭店负责人的口头道歉,并承诺给他们100元当作补偿。

点评

其实,像案例中的事情很多餐企都有过,除了吃到苍蝇外,还有虫子、蟑螂、头发、塑料纸、铅丝等异物,可谓五花八门,严重时会造成顾客受伤,如硌掉牙齿、呕吐不止、划伤喉咙等。记者从相关消保委和卫生部门了解到,他们都曾接到过吃出异物的投诉。

为避免此类投诉的发生,餐企应对卫生情况定期检查,尽量做到一日一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则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前厅服务、后厨出品以及卫生处理,量化到人,以备追查责任人。

当此类事情发生时,餐企应主动和顾客交涉,尽量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主动赔礼道歉,以换菜、打折或者免单的方式给予弥补。此外,还应在第一时间查清问题所在,分析原因,总结教训,避免再度出现。

案例五

冒充服务员结账骗取顾客餐费

穿着体面的男子冒充服务员,骗取顾客餐费,致使消费者两次付费。据了解,近日,银川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金凤区大队民警已处理了4起类似案件。其中,1月20日,银川市民张先生邀好友到解放西街一家餐馆就餐。一名佩带胸牌的“西装男”进入包间,请顾客埋单并称可打折,该男子拿到300元餐费后离开。后经了解,该餐厅无此工作人员,张先生只得又向店方支付378元餐费。

2月8日,银川市民李先生到进宁北街一家酒楼吃饭,一名穿黑西服自称是服务员的男子,向李先生索要了180元餐费后离开。后经证实,该餐厅并无此工作人员,李先生又向酒楼支付了180元饭钱。

点评

正规餐厅每个楼层都有经理,各个包厢都有服务员,顾客如埋单,都会被引至收银台。不正规的餐厅因服务体系不完善,顾客在餐厅遭遇此类事情,餐厅应承担责任。不过,如果有顾客通过这种方式吃“霸王餐”,那么店方认定起来也有难度。

律师认为,如果行骗者身穿餐厅制服或佩戴餐厅工作牌,或者行骗者持餐厅消费单据收费,足以让顾客误以为其是餐厅工作人员,那么餐厅应该对损失承担责任。餐企工作人员应完善服务流程,不给不法者可乘之机。此外,餐企工作人员尽量统一服装,并佩戴餐厅工作牌,以和非工作人员区别开来。

返回案例列表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