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明星开餐厅,越来越成为娱乐圈中的一种时尚,尤其是在北京,你无意中走进的哪家餐厅,极有可能,背后就隐匿着一位大明星。面对越开越多的明星餐厅,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本刊此次特别选择了3家明星餐厅—茶马古道、蜀地传说、柠檬叶子。让我们暂且撇开追星娱乐,去看看明星们是如何经营餐饮的。看明星如何开餐厅明星们为什么会对开餐厅情有独钟?
首先,把餐厅当作一种简单的投资方式,门槛较低,容易入门。再者,明星们本身应酬、饭局就多,见多识广,比起普通人来,对特定的菜式和口味,也更具鉴赏力。不过,经营好一家餐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尤其在北京,这是个风水轮流转的地儿,乱哄哄地你方唱罢我登场。借着明星的光环,明星餐厅能最大程度地招揽粉丝,引来各界名流与同行;但也有可能变成朋友们白吃白喝的聚点儿。今天你开业、明天我关张。能把餐厅做得有声有色、经久不衰,实在是一门艺术,还需要明星们多少有些天赋。
兴趣所致明星开店,开始大多是兴趣所致,爱吃泰国菜就开家泰国餐厅;想和朋友们有个私密的聊天会所,就开个酒吧;时常和朋友四处寻觅合适的场所吃饭喝酒,索性“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玩一把。对于开一家什么业态的餐饮店,明星们往往会反复思量。明星们走南闯北,嘴上的功夫自然是有一套:好吃的漏不了,不好吃的也错爱不了。于是,明星开餐厅,十家有九家都可能是餐厅、酒吧,所开店铺又都与明星个人的喜好有直接关系。
有些明星,一只脚已踩进了商海,另一只脚却还放在岸上,开店则是有时间就管管,没时间就算了。歌手孙悦的饺子馆基本上是她哥哥在打理;周星弛的黄金搭档吴孟达在北京的新东安商场开了一家茶餐厅,但他自己很少过问经营情况。明星开店如果过分依赖名人效应,同时疏于自身的努力经营,最终还得听从市场的发落。经商经商,商是经出来的。既然投身商海,明星们就得放下架子,一个猛子扎进去,抓经营,抓管理,抓效益,不但要切切实实地做,而且要做出水平、做出特色。
谨慎选址
明星们的“粉丝”会“千山万水”地来到地段偏远的明星餐厅觅食,而专程赶来就餐的人士对餐厅日常经营做出的贡献并不会太大。与普通餐饮老板不同的是,明星更容易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些明星开店会选择稍微偏一点的地方,即使是在闹市区,要么是地下一层,要么是楼上三层,如果没人提点你,准保你找不到。地段稍偏,租金相对较低,的确节省了投资成本,可是也限制了客流量。明星们都极其重视自己的个性,“撞衫”是艺人之间最尴尬的事情。几乎每个明星店里的设计风格都自成一家,装修也更费心费力。别出心裁的个性装修不仅加大了投资成本,增加了开店风险,想必也是菜价的一部分,有可能丧失价格竞争的优势。
明星开店往往会打出时尚概念牌
谢小东、高峰、那英等投资的美京名轩饭店玩的就是高尔夫概念;吴奇隆的柠檬叶子餐厅打着泰式概念火锅的招牌。这些店可以吸引更多有相同爱好且收入较高的时尚人士,但这些非大众化的概念可能把一些普通食客从心理上挡在了消费美食的门槛之外。明星店里的粉丝们多是冲着“人”来的,很难成为回头客,圈子里的朋友过来捧场也是常见的事。但如果店里的饮食酒水没有特色,朋友能来照顾一两次也就不错了。许多明星开店都期望以连锁的形式进行品牌推广。任泉、吴奇隆、方力钧等明星的餐厅都是生意越做越好,分店一家接着一家地开,但很少有明星在一家店做好之后,投资到其他领域。连锁店的形式适合单一品牌的迅速推广,扩大知名度,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家经营不善,其他几家店之间就会有连锁反应。专人管理亲人、朋友毕竟不能代替专业人士,饭店管理应该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明星开店虽不乏找商家合作,但更多的则是家族经营、裙带发展。许多明星投点钱,开个店后,往往不是交给兄弟姐妹打理,就是拉上几个业界朋友共同经营。开店做生意,自然人多胆就壮,投入和风险因为共担也可以降到最低,而且自己人资金调拨更放心。但有时问题也正出在这里:近亲好是好,可他们能力不行怎么办?他们生出二心怎么办?另外,家族亲人经营难免产生小作坊式的管理,导致思想封闭和保守。朋友毕竟不能代替专业人士,饭店管理也应该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明星开店也不乏撕破脸断了交的,而且朋友也未必是生意上的最好伙伴。如果说疏于管理还是个态度问题,不善经营则是水平问题了。当明星和经商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市场也今非昔比,不论是哪个行业,品牌都是多如牛毛。现在更重要的是产品的定位是不是准确,市场策略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有一帮懂营销懂管理的人,是不是有很好的资金背景。明星的名气虽然可以为经商带来一时之便,但绝非所向披靡的“尚方宝剑”。具备扎扎实实赚钱的胆略、智慧和本领才是成功经营餐饮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