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中国第一支菜肴模特队

经营案例 阅读量: 1
    &nb

      餐饮文化和艺术表演的创新结合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东方美食国际大奖赛的颁奖典礼上,来自直隶会馆的直隶官府菜菜模闪亮登场。她们不仅出色完成了现场的礼仪服务工作,还在晚宴上压轴演出。

       当央视主持人宣布直隶官府菜品模特队出场的时候,从颁奖舞台一侧,12位菜模款款走上舞台。她们身着直隶官府青花缠枝莲纹服,手中环抱直隶官府菜经典菜品模型,在优雅的配乐中,依次走到舞台前方,向现场观众展示直隶官府菜的风采。

      一时间,全场所有“长枪短炮”都齐刷刷地冲了上来,拍摄这些优雅和妩媚的菜模,全场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们曼妙的演出当中,美食、美器、美服、美人的结合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展现。她们手中的菜品或转或推,而队形却一丝不乱,扎实的台步,漂亮的转身,一颦一笑之间,你能体会的已经不仅仅是菜品和模特表演本身了,而是一种餐饮艺术的融会贯通。 东方美食一直非常关注这支直隶官府菜菜模表演团队,认为这样的一种形式为餐饮文化展示带来了一股新风,其创新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为今后艺术表演和餐饮文化的结合闯出了一条新路。所以,东方美食不仅将“中国第一支菜肴模特队”的特别金奖授予她们,还特别邀请世界名模为她们颁发此奖。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驻中国办公室负责人,其胞兄陆克雷先生非常喜欢菜模的演出,在表演结束后,便兴奋地走上前去与直隶官府菜菜模团队合影留念。

      东方美食杂志社社长刘广伟先生也特别邀请直隶官府菜菜模队的创意人“老梁”—直隶官府菜“非遗”传承人梁连起先生与菜模们一起合影留念。 在演出后,笔者走进她们之中,了解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灵感来自车模 菜品模特这样一个极具创新性的新生事物的出现绝对是一种机缘巧合的结果。这一切都要从直隶官府菜“非遗”项目传承人梁连起先生说起,他不仅是这次东方美食国际大奖赛的评委、烹饪艺术家,还是直隶会馆的董事长,餐饮圈子里的人都叫他“老梁”。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现在这支菜品模特队。 早在2006年,直隶官府菜获评全国首家餐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老梁”就一直思虑着如何将直隶官府菜这样一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直观地展示给世人。

      现场制作,会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直接摆盘展示,又没有冲击力,不能全面展示直隶官府菜的风采;总之,以往的经验在菜品展示上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苦苦思索中的“老梁”参观了当年的北京车展,让他茅塞顿开!车模!这不就是一个两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吗?名车可以和模特结合,菜品为什么不可以!车和模特结合是车模,菜肴和模特结合不就是菜模吗? “老梁”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车展也不看了,直接回到总部,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思路告诉了大家。而大家的反应,并没“老梁”那么强烈。有人说,菜是装在盘子里的,平面展示会从盘子里掉出来,解决不了就只是看盘子。还有人说,名车和模特结合多少年了,从来没听说让模特举着盘子满世界转的,靠谱吗? 一时间各种质疑的声音不断。但“老梁”以其二十多年来在餐饮行业里摸爬滚打的经验和直觉明白这主意绝对靠谱,绝对能行。他力排众议,开始着手组织模特队。世界小姐为菜模颁发特制奖项美肴美人相衬 “老梁”不是个空想家,而是个实干家。他知道这个还在概念中的菜模最重要的任务是展示菜品,菜盘子立不起来就不可能让观众看到菜品。 怎么办?他忽然想到了蛋糕店里的生日蛋糕模型,样子足可以假乱真,菜品也应该可以。

      通过多方走访,“老梁”终于在北京找到了一个制作菜品模型的高手。高手出手自然不一般,做出的菜品模型足以乱真,但价格亦是不菲。投入几万元后,“老梁”终于打造出了第一批菜品模型。 如何将菜品模型和模特结合呢?他想到了专业模特,花重金聘请了一支模特队,但几场表演下来,并不满意,因为模特是外地人,对直隶官府菜和河北文化都没有认识,演出的效果总是感觉缺乏神韵。 这时,他想到了直营店的领位,希望通过她们的肢体语言表达对菜品的理解,让人和菜品结合起来。“老梁”将准备做菜模的领位召集到公司进行统一的菜品培训。由直隶官府菜研究会的烹饪大师、老厨师和菜品文化研究人员为她们讲授直隶官府菜知识,要求她们能够熟记每道菜品的主辅料、口味、寓含的历史典故。这是为她们了解直隶官府菜的内涵打基础。随后,厨师直接烹制需要表演用的经典直隶官府菜,让菜模从色泽、出品形态和味道上领悟菜品。 但是,困难总是接连不断,领位组成的模特队的确在对菜品的领悟上没问题,但模特最基本的手眼身法却又成了领位们的阻碍。“老梁”并不气馁,邀请河北大学美学教授为她们编舞,专业形体老师教她们台步,专业化妆老师帮助她们定妆。

      菜模一开始穿着清代宫廷女装,这与直隶官府风格是相违的。很快,第一套具有浓郁直隶官府风格的菜模“补服”(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形饰有鸟兽的图案)服装就面市了,虽然一些局部细节需要改动,但这样的服装和菜模的结合,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把直隶官府文化有机的融合到了菜模的表演当中。

      “老梁”更加大胆,不仅定了这个服装开发的思路,还要求这些菜模在平时的领位工作中就穿着这样的服装为客人服务。一时间保定会馆的厅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很多来吃饭的客人纷纷要求与穿补服的菜模合影留念,其他领位纷纷要求参加模特队,因为那样就可以穿上一身优雅的菜模服饰。 2008年春天,受直隶官府青花温盘系列器皿的启发,“老梁”又为直隶官府菜菜模开发了一身绣有直隶官府青花缠枝花纹的表演服饰,无论从神韵还是气质上,都比以前的服装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非常秀美,与2008年奥运会颁奖礼服不谋而合。严格选拔淘汰 组成菜模队的领位毕竟是在一线服务的员工,过多的训练和演出必然影响到她们的本职工作。所以菜模队采取了宽进严出的原则,她们有着一个非常厚的后备班底。

      领位在身高、仪态、相貌符合标准的条件下,都会被吸收到菜模表演队的麾下,但这并不代表她们都可以参加正式的演出。因为她们需要经过一步步的培训、淘汰、优中选优的过程,才可能成为代表直隶官府菜菜模队出演重要典礼活动的一线菜模。 菜模是如何选拔和淘汰的呢? 首先,她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直隶官府菜历史典故、菜品知识等理论培训。先在理论层面上“武装”自己,使她们对于从事的菜模表演任务有了一定高度的认识之后,才可以谈进一步的去留。其次,便是步态、仪态的训练。这个环节是显示一个领位能否成为菜模的最关键一步。因为有些领位虽然在相貌上无懈可击,出类拔萃,但其仪态不好,舞台上表情僵硬,并不能把菜模应有的气质表现出来。虽然非常可惜,但是菜模队还是将她们淘汰出去。 再次,是一个很细节的问题,就是穿鞋。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了很多领位的大难题。领位身高都在170cm以上,在日常的服务中,她们都被要求不穿高跟鞋,而且由于身高原因,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都没有穿高跟鞋的习惯。但是在菜模演出时,为了保证演出的视觉冲击力和美姿要求,她们都需要穿上标准的高跟鞋。一些菜模穿上高跟鞋之后就忽然不会走台步了,重心不稳,无法适应。还有一些菜模虽然勉强穿上高跟鞋后可以较好的完成台步,但由于脚的不适应,往往一个场次下来,脚腕、脚踝等处就被磨出了血泡,根本无法坚持再演下一场。这样的菜模都不得不因为高跟鞋的问题被淘汰。

       经过前面几轮选拔,已经有不小的一部分菜模被淘汰了,但这还不是全部,接下来她们将真正拿起菜品模型开始实操训练。别看这些盘子在表演的时候,可以在她们手中自由飞舞,曼妙生花。但实际上,菜品模型的重量绝不是个小数。她们需要将三五斤重的盘子推来转去,时而上举,时而下腰,一场10分钟左右的表演下来,都累得满头大汗。一些体能不佳的菜模又在这一关被淘汰了。 菜模表演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协调一致性显得非常重要。有些菜模条件好,能吃苦,一路选拔下来,都非常出色,但到了需要组成表演队,整体合练的时候就显出了她们中一些人的“短板”,那就是协作意识不强,个人表现欲过强,表演游离于团队之外,不能和团队融于一体。这样的领位菜模最难割舍,因为她们往往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出众,但是恰恰是因为条件好,她们的表现欲过强,几经校正,都无法回归团队。往往最后领队不得不忍痛割爱,舍弃这些非常优秀的队员。因为菜模领队深深知道这不是一个人的表演,而是整个团队的集体艺术表演,个人必须服从大局的利益。 经过这样的层层选拔,最后选拔出来的12名-18名菜模便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在各大典礼、活动上活跃的直隶官府菜菜模表演队。菜模与直隶会馆的装修相得益彰短期飞行集训 可能有人会问,那些中途被淘汰的菜模们怎么办?就此被打入“冷宫”了吗?答案肯定不是。其实,这些被淘汰的菜模也非常优秀,她们平时在店内也都进行形体和表演上的训练。一是为了作为正式菜模表演队的后备,随时替补出场。再之,就是在各自的店内进行演出,组成各直营店自己的菜模表演团队,随时为店内顾客进行表演。

      对于这支正式的直隶官府菜菜模表演队来说,她们的表演任务繁重,她们曾经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进行过多达20次的正式表演。平时她们都还在各自直营店内完成本职工作。她们的组织训练方式有些像足球运动中的“国家队”,在有国际A级赛或者世界杯等大型赛事的时候,往往采取“飞行集训”和短期集中训练的方式来运作。 直隶官府菜的菜模表演团队也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如果是单场或单日的演出,那么演出前几天由总公司下达集训表演通知,菜模们从各店集中到一起,进行一天左右的集训和现场磨合,随后表演,这和足球中的“飞行集训”如出一辙。而当菜模遇到像西安餐博会这样的大型活动时,也会像足球强国的国家队准备世界杯一样,采取短期集训的方式。在协调各店人员配备的情况下,抽调各店最优秀的菜模集中到总公司或者大型活动所在地进行短期封闭性集训,针对大型活动的场次、时间、场地、表演方式等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实地演练,竭力保证演出的最高水平。

      同时,对于一些重要的商演活动,直隶官府菜菜模团队还会有相应的出场费以保证演出的品质,而参与表演的菜模们也会有相应的演出津贴或额外休假机会,这也是众多领位们希望成为菜模队一员的原因之一。因为一旦成为正式菜模队的一员,不仅可以有在正式舞台上表演的机会,还能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肯定和奖励。对外宣传名片 菜模在多次重大活动中,成为了宣传冀菜·直隶官府菜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成为直隶官府菜最鲜活美丽的“广告”。

      首届河北冀菜大展演上,直隶官府菜菜模表演作为展演活动的唯一开场节目,赢得了满堂彩。河北省领导特别认可此种形式,并提出希望,希望保定会馆能够将这样的表演形式做好,更加立体地宣传冀菜·直隶官府菜。 随后,直隶官府菜菜模团队又随直隶官府菜展团参加了2008年的环渤海现代服务业展览会,这也是餐饮企业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综合性展览会,菜模表演不仅成为了此次展会的亮点,菜模表演的照片更是上了《河北日报》的头版,以展示河北展厅的新鲜活力。

      不仅如此,保定会馆在北京的第一家旗舰店—直隶会馆于2008年初正式开业,在其能吃的博物馆中,有一台反映直隶文化特色的演出,舞台上压轴的演出便是直隶官府菜菜模表演,每次演出都获得极高评价,以致于成为了直隶会馆的保留节目,一遇重大节日,重要宾客到来,都会是客人必看的节目。 2008年末,菜模们和直隶官府菜一起,登上了央视舞台,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展示自我的风采。先是央视7套《乡土年味》特别节目,在直隶官府菜专场的最后,身着青花缠枝莲纹服饰的菜模款款走上舞台,向全国的电视观众展示了一道道精美的直隶官府菜。而紧接着,央视新闻频道的牛年新年特别节目《中国味道》中,在直隶会馆录制现场,菜模们捧着菜品款款地送到阿丘和嘉宾面前。直隶官府菜菜模得以走上央视的舞台,不仅得益于她们精彩的演出,更加得益于在她们身上体现出的美食、美服、美器的完美结合。提升餐厅文化 以前客人来到保定会馆或者直隶会馆就餐,都会不禁感慨其装修的古典气息,品评直隶官府菜中蕴藏的众多历史故事和传说,但总觉得还是缺些什么,互动的项目少,可以直接观赏的动态事物少。而直隶官府菜菜模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在客人品尝美食、欣赏美景的同时,还可以看到如此曼妙的菜模表演,可谓是十足的美食之旅。 直隶会馆中很多老顾客都会在邀请重要宾客或者外国友人之前,向直隶会馆预订菜模演出,不仅是因为餐位紧俏,更是因为老顾客们深知菜模表演的文化魅力,希望能在重要客人或外国友人面前露一下脸。

      由于菜模本身的不可替代性,多次出现几位客人都希望看到菜模表演的情况,为了满足客人的需求,菜模们往往一天要加演好几场。虽然加演很累,但是菜模们都觉得很高兴,因为这是对她们工作的极大肯定,也是对直隶官府菜的认可,更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弘扬。 同时,这些经过训练的菜模在日常的领位服务中也会显出与其他领位的不同之处来,由于经过了系统的形体和礼仪训练,她们在待人接物,甚至是一个站姿,一个转身上都会与众不同。良好的形象气质,使得她们都是领位工作的佼佼者,在领位班组中往往具有领袖气质,不仅能够带领领位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还能帮带其他领位,在整体上提高了领位的服务水平和气质形象。与商务部姜增伟副部长合影中国第一菜模 按“老梁”自己的话讲,直隶官府菜菜模虽然是中国第一支菜品模特队,但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这个“第一”只是一个起点,只能证明直隶官府菜菜模比其他人先走了一步,但绝不是终点。必须努力发展和丰富自己,在餐饮文化和走秀表演等艺术表现形式的结合上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才能保证直隶官府菜菜模的生命力经久不息,才能保证直隶官府菜菜模团队的表演常演常新,才能保证节目不断得到社会上的认可。 在笔者看来,直隶官府菜菜模对于中国餐饮业界来说,绝对是一个创举,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她不仅将菜品展示从静态提升到了动态的展示方式,还将音乐、舞蹈、模特走台、服饰艺术等诸多门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段综合到了一个舞台上。 此外,通过青春靓丽的菜模动感展示,增加了与顾客的互动,为餐饮服务又增添了一种互动方式,一下子拉近了和顾客之间的距离,让客人感受美,向客人传递爱,创造了一个个感动客人的机会。 菜模团队对于餐饮业最为重要的一点贡献,应该是为餐饮业在大型展会活动中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丰富了餐饮行业展示自我的手段。突破了只有刀功、翻勺等纯技术的展示,而将餐饮文化艺术性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返回案例列表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