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食客说:“武汉虽然没有太多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但是武汉的小吃可是一绝,凡到过武汉的人必须美美地吃上一顿后才算真正来过武汉。”
做餐饮的同行到了武汉考察过当地几条特色小吃街后,也得出了同样的感慨:武汉的美食街是不得不去、错过遗憾的好地方,即使你不经营小吃,甚至你的产品根本和小吃不搭边,但是那里的氛围也会给你很多经营中的灵感。” 不得不去的武汉5条美食街之一
早餐一条街户部巷
值得考察指数:★★★★★ 地址: 武昌解放路司门口自由路内 特点:户部巷是武汉知名的早餐一条街。日客流量6000人以上
“过早”一词是武汉人用早餐的俗称。据说,武汉人“过早”最爱在户部巷,甚至有朋友见面就这样约对方:“明天一起去户部巷过早吧!”户部巷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小吃巷,繁华的早点摊群20多年经久不衰,这条百年小巷在清朝因其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户部巷每日客流量在六千人次以上,高峰时段更是突破一万人次。户部巷长约150米,街面够老,也够味道。这里的铺面以家庭为单位铺陈开来,楼上是住家,楼下是赖以生存的食店。新老字号齐聚于此,推出了各色令人垂涎的风味小吃:楚汤包、大丫水饺、谢氏面窝、石婆婆热干面、徐嫂子鲜鱼湖汤粉、万氏夫妇米酒等。当地人说,户部巷的样子和吃食一直没有走过样,很多手艺都是几辈子传下来的。招牌有上百个在户部巷吃早餐,会很有挑选的余地。因为这里小吃品种繁多,招牌林立,少说也有上百个,走进去眼花缭乱,好吃的“应有尽有”。户部巷是湖北小吃的一个总集合地,基本上一个门脸经营一个品种,而且也都是现做现卖,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小吃的现场烹饪,很有表演性。同行去考察会发现很多可以借鉴学习的产品项目。吃相成一景武汉人“过早”的吃相也很有趣:有的蹲着吃;有的站着吃;有的边走边吃;有的一家数口一块吃,吃完各奔东西。在户部巷,各种吃相的武汉人都可以看到。你也如此,我也如此,大家彼此彼此,并不觉得失“风度”。特色小吃品种繁多这条街囊括了武汉小吃的精华:面窝面窝是武汉人“过早”常吃的食品之一。它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和在一起成为面窝。据说是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油条其实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传统食品,但这里的油条与众不同,其独到特点是色泽赤金黄,30余厘米长,立起不弯,松酥泡脆,爽口喷香。如再将油条折断成三到四节,从锅中取出蒸熟的糯米摊到板布上放平,撒上少许芝麻及白糖,再将折断的油条放到糯米上用力卷,内有油条外包糯米团,再撒点白糖,要上一碗清米酒或牛奶、豆浆,吃起来十分惬意。热干面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中特别喜爱的大众化食品,它便宜实惠,花上1块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饱肚子。传统的武汉热干面,掸的面软绵爽口中透出一股嚼劲,既不沾牙也不夹生坚硬,用筷子挑面,芝麻酱滑爽而不缠,香气扑鼻。面条里面没有任何汤水,被烫过以后,就着热劲完全膨胀开来,还把酱完全吸了进去。涨开的热干面放在嘴里感觉很糯,有原汁原味的面香和芝麻香。豆腐脑光吃面,会觉得有点太干,再来一碗豆腐脑(也叫豆腐花)就非常不错了。白白的是甜豆花,加了麻油、虾皮、香菜、葱花的是咸豆花,随客人的需要决定口味。热干面和豆花,是早点的最佳组合。糊粉汤糊粉汤是一种用鱼骨熬成的汤加上劲道的米粉,不同于任何其他米粉,它非常浓稠,并且加有足量的胡椒。欢喜坨 是一种硕大无朋的空心麻团。优质的欢喜坨,上面撒了黑芝麻,酥脆不油腻,内层软香的糯米包裹着甜甜的豆沙馅,让人吃了,真的很“欢喜”。糖糍粑由糯米精制而成,蒸熟了调味,煎成长条型,外焦内甜,非常可口。蛋花米酒是生鸡蛋同热米酒冲出来的食品,味道十分甜美,香气恬人。豆皮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一种主要食品。所谓豆皮,一共有三层,第一层是绿豆粉兑上面粉和鲜鸡蛋,第二层是糯米,第三层是鲜肉、鲜菇、鲜笋等馅,放在一口巨大的平底锅里摊成1厘米厚。吃的时候,切成一块一块的正方形。第一层是金黄油亮的,看上去放进去不少鸡蛋。糯米颗颗晶莹发亮,肉丁和香菇更是诱人。
不得不去的武汉5条美食街之二
夜宵一条街吉庆街 值得考察指数:★★★★★ 地址: 汉口中山大道和大智路的交汇处 特点:吉庆街是武汉知名夜宵一条街,已成为武汉市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
有人这样评价:吉庆街上吃的其实没有什么特别,这里吃得到的,别的地方都能吃到。但是这里能看到,能享受到的,别的地方却没有。大排档当道吉庆街还有一个代名词,就是“大排档”。这里的店铺都是以大排档形式经营。据介绍,露天大排档兴旺主要是与武汉地理、气候条件、武汉人的个性及吉庆街本身有关,武汉的大热天,特别是晚饭后,硬逼着人们在家里呆不住。三三两两地,男人们打着赤膊,在外干什么呢?坐在竹床边吃毛豆喝啤酒最爽快。目前,吉庆街大排档市场主要集中在长100米、宽15米的马路两侧,大排档经营户有35家左右,经营旺季(每年4月至11月)每个经营户每天营业额高达3000元以上。一走进吉庆街,在拥挤繁忙的街道上,三四十顶鲜红的帐篷错落着连成一片,营帐内透射出的灯光映得顾客满脸通红,好一派吉祥喜庆的气氛迎接顾客光临。味道称雄武汉人常说:“走,到吉庆街喝杯酒吃小吃。”这吃的是“味儿”,吉庆街的菜品以“味儿”称道。在吉庆街,各种菜品一律摆在敞开排列的货架上,一目了然,由顾客随意选择、自由搭配。冬天有热腾腾的火锅、排骨藕汤、牛骨头汤;夏天有虾球、炒田螺、鸭颈、鸭肠、鸭翅、鸭脚,也有烧烤、凉面、绿豆汤。一年四季,武汉市大小餐馆有的菜品,说的出来的家常菜、可口菜,这里都能做得出来。另外,什么兰州拉面,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四川的麻辣烫,新疆的烤肉串,广东的海味,在这里都不愁市场。顾客来了只需要慢慢地吃,慢慢地品,慢慢地夸。演艺出彩吉庆街大排档市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这个大排档市场之所以风靡于武汉,闻名于全国,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特色和差异性。吉庆街的大排档常年活跃着一支能弹会拉善唱的民间艺人队伍,他们怀揣曲谱、手持乐器随时应召着顾客的呼唤。这些艺人不仅可以演唱各种戏曲、民谣,还善于察言观色,在顾客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用最时尚的妙言谐语为顾客现编现演。这就是吉庆街的文化大排档,它将面对面、开放式的消费方式与随意性、平民化的表演方式浑然天成地糅合在一起,吸引着上至白领官员、下至蓝衫小民以及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吉庆街聚集着100多名民间艺人,每天每位艺人的平均收入达80-100元,特别有名的艺人每天的收入则可高达300元以上。其营业时间一般从傍晚六七点开始到次日凌晨三四点钟,若是旺季,营业时间甚至会延迟到次日六点,其中,夜间十点至凌晨两点正是生意最火爆、用餐客人最多的时间。行业人士分析,吉庆街为什么如此长年兴旺,最大的特色就是其文化消费,拥有竞争优势;其次就在于它是夜市(下午4∶00到次日早晨4∶00),满足了有火炉之称的武汉市民纳凉消暑休闲夜生活的需要;再次就是它的区位优势,它处于商业发达、交通便利、人口众多、传统文化消费较高的汉口闹市区中心。
不得不去的武汉5条美食街之三
鱼丸一条街汤逊湖 值得考察指数:★★★☆☆ 地址: 武昌汤逊湖庙山小区(邻近民族文化村) 特点:一条街的店面全部经营鱼丸,鱼丸现场制作。
当地人这样介绍:小店门虽然“简陋点”,但“后面就是湖”,风景绝佳。厨房“随便进”,可以亲眼看着“现抓”的、“活蹦乱跳”的大鱼“一下子就被刮成细腻的鱼茸,做成了洁白的鱼丸”端上桌,那口感,当然“很鲜、很嫩”啦。吃完饭还可以在室外“放鞭炮、点烟花”,“很有点小时候过年的感觉”。特别适合都市人“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放松心情”。一条街全部卖鱼丸汤逊湖鱼丸一条街在武昌庙山美食街上,有鱼丸餐厅40多家,一年来这里进餐消费的人数超过百万,成为武汉最具特色的餐饮一条街,在武汉不知道的人还真不多。鱼丸街最著名的老店有小田园、何老四、南方、玉泉、流芳、旺源等,这些店的最大特色是鱼丸火锅,分大盆和小盆,都是用汤逊湖的胖头鱼制成的,大盆价格为40元左右,小盆为25元左右,其最大卖点是用湖水和鲜鱼现场制作。选料有要求据介绍,汤逊湖水质清澈,制作鱼丸所选用的胖头鱼一般都在2公斤左右,这样大小的胖头鱼一般需要3年以上才能长成。鱼丸火锅汤因此色白如乳,鲜美无比,回味无穷;鱼丸则洁白、绵软、鲜嫩、爽滑适口。除鱼丸外,奉送甜蒜是该处店家的一大特色。据了解,各店家免费奉送的甜蒜产自纸坊,是当地酱菜生产商专为鱼丸一条街定制的,与鱼丸配食,爽口之余还别有一番风味。此地还有一道名菜“五里界粉蒸肉”,肥而不腻、肉香扑鼻,也是招牌菜之一,价格约为20元/份。作为餐饮同行来说,一个小小鱼丸能产生这么大市场和影响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不过有个提醒,因为这里地处郊区,夏天城里的人们都开车来吃鱼丸,生意特别旺,到冬天就是淡季了。因此考察最好选择在夏季。
不得不去的武汉5条美食街之四
鸭脖子一条街精武路 值得考察指数:★★★★☆ 地址: 汉口精武路 特点:鸭脖子一条街,单一小产品做成了大市场。
诞生一批百万富翁汉口新华路长途汽车站附近的精武路,原是条名不见经传的棚户区小巷,可如今不但名扬四方,而且产生了一批百万富翁。这一系列变化,都源于小小的鸭脖子。在这条不足0.5公里的小巷里,数十家经营鸭脖子的小店一字排开,门口都是成堆颜色红亮、浓香扑鼻的鸭脖子。据说,鸭脖子的传奇,来自于精武路上一个经营“靠背酒”小摊的“突发奇想”—将一份川菜中的“卤方”用在了卤“鸭脖子”上,没想到一举成功,卤出来的鸭脖子被食客一抢而空。鸭脖制作讲究据了解,正宗的武汉精武卤鸭脖子的制作方法十分讲究。用产自福建、四川等地的上等辣椒,外加陈皮、八角、党参、砂仁、丁香、草果、桂皮、木香、白芷、山奈、良姜等30多种中药材,经过近1个小时的煎煮,制成汤,再将柴鸭脖子放入汤中煮近两个小时,才能制成地道的武汉精武卤鸭脖子。店家在出售鸭脖子的同时,一般还会向顾客赠送卷心菜、豆角、萝卜等酸泡菜。这是店家的经营策略:酸辣相克,能解辣解麻,还能增进食欲,让顾客越吃越爱吃。武汉的“精武”香辣卤鸭脖肉质细腻,肉纤维韧劲适度,不夹塞齿缝,丝丝入味,香浓入骨,拇指食指运转,丝丝缕缕入嘴,是一种纯粹的雅致而又饕餮的休闲享受,咀嚼之口感极佳,满口卤香、大快朵颐之外,兼有美容健颜之功效。成就大市场如今,精武鸭脖子不仅成为了武汉人喜爱的名小吃,而且声名远播,许多外地人都知道武汉的精武鸭脖子的美味,委托到武汉出差探亲的亲朋好友帮忙捎带。做餐饮的朋友到武汉都会去这条街转一圈,很多人还会买回去放到自己店里当特色小吃卖。因为这里既有真空包装能储藏多日的,也可以每天定时发新鲜的鸭脖子,所以鸭脖子不仅摆上了很多店的柜台,还在全国催生了一批鸭脖子专卖店。
不得不去的武汉5条美食街之五小吃一条街
首义园 值得考察指数:★★★☆☆ 地址: 武昌彭刘杨路232号首义园内 特点:一日三餐都可去的美食街。
首义园面积过3万平方米,全部采用明末清初具有浓郁楚韵的特色仿古建筑,是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都市庙会”。首义园真是一个吃小吃的好去处,一条街道虽然不长,但也是琳琅满目什么都有,园内集中湖北特色小吃和全国较有影响的200多种小吃,沔阳三蒸、云梦鱼面、武汉马记热干面、欢喜坨等都能品尝到,另外还有湖北省特色曲艺杂耍也将在此亮相。首义园在武昌被称为有楚味的“城隍庙”。每年春节期间,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