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慢餐文化

经营案例 阅读量: 1
    &nb
倡导慢餐文化 预览图

      静静地坐落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一隅的有璟阁,与其说它是一家餐厅,倒不如说它是一件巨大的文物,其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将中国传统徽宅整体搬迁过来,并用代表现代建筑语言之一的玻璃罩起来,将钢、木、水等不同材料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某种大家风范。

       有璟阁选址紧邻工体内湖,风景秀丽,闹中取静。餐厅内部环境幽雅而不失大气,丰富却极其简约。沿湖整面玻璃幕墙将湖景尽收眼底,湖畔露台颇具欧洲情怀。而餐厅和画廊的有机结合更突出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北京餐饮及文化产业的新亮点。这里经营粤菜、川菜和西餐,足以满足各种口味的人的需要。中餐与西餐形式与内容都是融合的。菜单上都是按照西餐的格式,写着“头盘”、“主菜”……上菜的时候也都是分餐制,“慢餐”的韵味极浓。

      何为慢餐(Slow Food)有璟阁是意大利慢餐协会的中国首家会员店。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国际慢餐运动—1986年,意大利记者卡洛•佩特里尼和朋友们发起成立了“国际慢餐协会”,总部位于意大利美食之乡布拉市。1989年,“国际慢餐运动”在巴黎正式开始。20多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慢餐协约》,鼓励人们放慢节奏、享受生活。除“慢餐”外,“慢工作”、“慢休闲”、“慢运动”等组成的“慢生活”运动正在欧美成为一种潮流。慢餐并不是简单的细嚼慢咽。慢餐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有璟阁为例,简单来说,慢餐包括三个部分:

      首先是原材料的选购上,一定是绿色食品,不能是转基因产品,也不能是现代社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产品。比如有璟阁的红酒,这些红酒很多都来自欧洲的小食品生产商,有些红酒品牌小的只有10公顷葡萄园(相当于10个足球场)。

      其次是烹饪手法慢,也就是更精细,全部要手工烹制。制作上要求厨师把口味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赶时间。有璟阁的厨师大多来自星级饭店,有着不错的水准和丰富的经验,但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去赶时间,有璟阁的管理者一直在努力纠正大厨的这一概念。有璟阁要求的是“质”,而不是“量”。最后就是客人们吃饭的态度。

      慢餐并不等于一吃就是几个小时。大家平时聚会也可能一吃就是几个小时,但那并不能叫慢餐。很大程度上来讲,慢餐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有一个以6个M为内涵的慢餐文化定义是很恰当的:Meal(精致的美食),Menu(华美的菜单),Music(迷人的音乐),Manner(优雅的礼仪),Mood(高雅的气氛)和Meeting(愉快的会面)。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有璟阁以钢架和玻璃为壳,以徽宅为其内核,有璟阁是实现了现代对古典的包容?还是创建了古代建筑保护的新形式?有璟阁坐落在工人体育场的东南角,从功能上说,它有收藏艺术品的画廊部分,所以说这里实际上是一个综合了酒吧、餐厅、画廊等功能的文化休闲场所,正门朝着工人体育场12看台而开,在一派现代感的钢筋、水泥材料面前,它的外壳也是坚硬的、现代的,可以说是被钢架和玻璃包裹着的,梯形的外观围绕着体育场外围的弧线依次展开,这是与体育场外墙的对话;包围在有璟阁南面的,是一片安静悠然的湖面,面对这样的涟漪,有璟阁的姿态是开放的、舒缓的,临湖的建筑表面全部由落地玻璃窗组成,将室内与室外的界限完全打破。藤条和竹条编织的餐桌椅散落在用木板和玻璃钢搭建的临湖的露台上,构成了有璟阁室外露天的用餐部分,喜欢亲近自然的客人大可以走进阳光里,即使是在北京的初冬,依然可以悠闲的欣赏美食和美景。这是有璟阁与自然环境的对话。

       通过这两段对话,我们感知到有璟阁的外表给人的第一印象—一个现代的、有水的外壳。剥开这个壳,走进去,迎面而来的是完整的徽宅室内结构,这足以让你怀疑刚刚推开的是不是时光穿梭机的大门。树立在大厅两侧的原木立柱和雕梁画栋的顶部造型,都会把你拉回到久远的安徽古镇,但是,它并不让人觉得突兀,就是那么自然合理地伫立在那里。还来不及回神,一件“触目惊心”的雕塑作品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映入你的眼帘,这座名曰“霸王别姬”的法国雕塑是餐厅老板从香港花了80万港币买回来的一件艺术品。这件雕塑由木头与钢材混制而成,金属盘结成光滑而柔软的女性,木质锻造出男性的威猛和沉默,仿佛是来自两个世界的一男一女。“男儿郎”来自中古时代,“女娇娥”则来自未来世界,他们在某个时空交错点上蓦然相遇,在经历了一场华丽溢彩、生死不渝的爱情后,依依不舍地别离。这个雕塑仿佛就展示了两人惜别时紧紧拥抱的那一芳华霎那。这一奇绝的浪漫实为有璟阁的又一点睛之笔,传统与现代的完美演绎跃然展现。以包容的名义融合(Fusion)有璟阁为了实现最初的梦想—建造一个古代徽宅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建筑,曾经更换过五任设计师(可能还不止),因为要将以木材为主材的古建筑与以钢筋水泥为主材的现代建筑相结合,工程上存在很大难度,热胀冷缩系数的不同使两种建筑很难结合在一起,这是一大难点;另一工程难点在于徽宅特有的内凹式屋顶,这种屋顶在古代是为了预防火灾而特别设计的,因为徽宅多为木质结构,而且以联排形式并列,所以防火是头等大事。凹屋顶是为了让雨水可以从天井流入室内预备好的储水石槽中,以备发生火灾时用。这应用于今天的北京是明显地不合时宜。

      为了保留建筑原有的屋顶结构又能满足其商业空间的功能性,设计师们尝试了各种可能,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在屋顶上方用钢筋和玻璃架起一个平屋顶,再以排水管将屋顶的存水引入室内再排出,计算排水量和固定支撑点都需要精确的测量和计算,这又给古徽宅注入了高科技的现代因素。解决了古建筑的屋顶问题,两个建筑相结合的难题依然存在,工程在此处陷入了僵局。问题最后得以解决完全赖于大家从思想上找到了突破口,大家放弃了原有的想法,寻找到了另一种结合方式—包容,在这样的逻辑下,其余的细节难题都迎刃而解。而今,从有璟阁的外立面来看,完全是钢筋水泥和玻璃搭建起来的现代建筑,古建筑像核一般被包容其中,这个用现代建筑当壳,用徽居当核的手法在这里表达了古今不是对接而是包容,同时也符合了两种建筑的寓意—现代建筑的张扬、外露;古典建筑的内敛,愈久弥香。菜品游走在中西之间有璟阁的菜,融合了中餐和西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餐为粤、川两菜系,西餐有法、意、澳、东南亚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璟阁的菜品吧!

      凉菜精细雅致:汾蹄青木瓜。猪蹄肉配以南方的青木瓜片,浇上泰式辣汁,用薄饼卷裹,与烤鸭似曾相识,口感温存清脆。 主菜欲擒故纵:澳洲火山石牛排,取自澳洲正宗的牛眼肉,切成一公分厚(约半斤),浇上自制黄油,于烤炉内300度高温加热三小时,配上青芦笋、番茄、洋葱,接下来就是自己做主,看要在恒温的石板上烤几分熟食用了;黑醋汁鲜虾澳带盛在三角杯中,托杯品虾,感觉如同轻搂着女子纤腰,浮想联翩;以色列番茄翅,在于将名贵的鱼翅与普通的番茄混搭在一起,当然以色列的番茄也并不便宜,去盖加料,浇谭家老汤,最后缀上鱼翅,似女子晶莹剔透的脸庞,泛起微微红;五福大龙虾,则是有意取奥运吉祥五福的内涵,龙虾来自加拿大冰海,每只重量不低于6斤,做法丰富而集大成。青菜清新自然:普洱芦笋鲜白灵菇。普洱茶、白芍芦笋和白灵菇,入口渗着淡淡的茶香与清新的气息。 汤品分男女:汤分男汤和女汤,男为气宇轩昂汤,女为沉鱼落雁汤。这种有性别的汤叫你如何抗拒得了呢?主食秀外惠中:长茄竹碳烤饭。竹碳的使用是有璟阁的一大特色,不脏手、不留痕,饭中有竹香,细细咀嚼方能感受。酒最是火辣性感:有璟阁的小酒窑里有京城最全的小瓶装葡萄酒,奇形怪状,别样心裁,除了瓶身性感至极,小抿一口更有全身酥软之奇幻感觉。

返回案例列表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