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延陵东路上的元丰桥往东100多米,有一座小桥叫龙晶桥,走过去,就到“运河人家粗菜馆”大门了,这是一个颇有特色的门楼。不知道的客人还以为是家开了多年的老店,其实它于2009年9月底才开业,但一开业生意就特别火,一直持续到现在。同一条街上定位大众消费档次的餐厅还有三家,但都不如运河人家火爆。
运河人家粗菜馆面积有2700平方米,一楼大厅40多张桌子,二楼30多个包厢、雅间,规模算比较大的,而且厨师是原来在大酒店做的厨师们,被原班人马搬过来后,做起了中低档的大众消费,原来人均100元左右的工作餐或宴请,现在只需要人均50元,而出品品质还和大酒店时的要求一样。预订的人只晚到一点点,位子就被人“抢”了,餐厅的翻台率每餐至少三次。试想700多人同时就餐的菜馆,该是多么热闹的一番景象。
传承粗菜老字号
“运河人家”的老板叫薛超,说起来,他的祖上就跟餐饮业有关。他曾听祖母跟他唠叨过,说他的曾祖父曾在北门青山桥正对过,开过一家叫“旗昌馆”的饭店,差不多就是民国初年。当年名震北门外,以烧制家常菜也就是粗菜为主。说是有“城外有旗昌馆,城里有德泰恒”的说法,可想而知它当年的盛况。抗战时期,旗昌馆停业;解放后还恢复过,但没几年公私合营,老字号就没了。薛超是旗昌馆第四代传人。这次的运河人家粗菜馆仍是以家常菜为主。取名“运河人家”,
一是想选取运河沿线各城市的家常代表菜为主;
二是开在常州的运河边上。
改良创新口味佳
运河人家粗菜馆很有特色的地方在于,进门处当门支着好多大铁锅,好几只菜就是一大锅一大锅地放在里面烧、煮、炖。民间的、大众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样,“粗菜馆”也就名副其实了。8只锅满满炖着菜,2只锅蒸着一只只蒸笼,不多不少,一共10只大铁锅。既然要做农家菜,运河人家也没少下功夫四处搜集老常州家常菜的做法,努力做出地道的常州家庭妇女般的手艺。很多当地人在这里品尝后,都能勾起小时候的回忆,想起妈妈做的菜,门口冒着热气的乡下土灶,也使习惯了煤气灶的人们找到一种回归和怀旧感。当然,传承农家菜,不能一味地照搬老常州菜不好的方面,比如油腻、重口味等,要根据当代人的口感进行改良和创新,要淡油、淡口味,讲究生态和健康,比如栈桥老鹅、横双桥百叶等菜品都经过了口味改良,很受客人们的喜欢。再比如,运河人家推出的土灶汤炖系列,选用从原产地采购的新鲜食材,加上灶火长时间炖制,越炖越香,口味评价普遍很高。一楼的展示区除了有展示常州老百姓生活的大灶之外,还有菜品展示区,菜品名称、菜价和成品样式都一目了然,没有菜谱,菜都放在面前对着实物点就行,客人从这里点菜后再依次入座。运河人家的厨房是明档式的,和中档酒店的一模一样,厨师们在有着透明玻璃的厨房里操作,客人可以看得很清楚,现点现做现卖的方式,让客人们点得舒心,吃得放心。另外,除了来店吃的客人,菜馆后面是桃园新村和桃园公寓,居民经常有人拿着锅碗盘盒,来打包回家自家吃或者待客,都非常不错。光咸菜炖豆腐,单价10元便宜不说,越炖越香,口味非常好,经常是要卖掉上午一大锅,下午两大锅,晚上还要一大锅。价格实惠控毛利既然运河人家粗菜馆的出品品质要求得和大酒店时一样,而菜价却定得如此低,这是为什么?菜馆的毛利率又如何保证?
运河人家的行政总厨郑阿明介绍说,之所以定位中低档的大众消费,也是基于周围的消费群体分析而定的,这里算是常州市的城乡结合部,没有大的商业圈,周围更多的是居民区,比如元丰苑、桃源公寓等,这就决定了餐馆的定位一定要大众化,主要考虑的是居民消费物美价廉的特点。而运河人家的毛利率能维持在60%左右,是怎么做到的?行政总厨郑阿明介绍说主要靠两点:
一是批量进货,二是直接从食材产地定点采购。
首先,批量进货以走量为主,这样采购价格就会适当优惠很多,而且,菜馆的生意很好,大批量进货可以很好地保证货源。另外,运河人家的定价不高,同样的原材料和同样的分量,这里的售价只是星级宾馆同样菜品的一半,比如笋干,别的店能卖到58元或68元每份,而这里只卖29元一份,菜价定得合适,再加上口味很好,因此会卖得特别快,尽可能减少库存,从材料的新鲜度和保管上都很有好处,这对于菜馆和供应商来说是双向互利的事情。
其次,从食材原产地直接联系货源供应,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证食材的正宗和新鲜,另一方面价格也很优惠。比如畅销菜鸡汤野香笋,为保证菜品的原生态和复合口感,其中的野香笋是特地从江西婺源挑选采购的原料,用炭火烧使野香笋散发出自然的香气,很受顾客喜爱。运河文化美名传作为一个古运河穿行而过的江南城市,常州在古运河沿岸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具有美好传说的文化遗存,较完整地保存了老建筑原貌,粉墙黛瓦,石埠码头。
千年古运河在漫长运营过程中形成的绚丽多彩的运河文化,包括开掘工艺、航运文化、口头传说、曲艺、舞蹈、戏剧、文学、民间艺术、风土人情等非物质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临运河而建的运河人家粗菜馆,“近水楼台先得月”,将运河河畔的风光和文化很好地运用其中,从古色古香的门楼到热气腾腾的土灶,再到四处可见的古运河风情画。客人坐在包厢中就可以临窗观赏到运河水景,看着每个包厢中的老常州照片和风情画,同时品尝着原汁原味的常州农家菜,让人仿佛置身于老常州的乡土生活之中。长假、春节期间,有外地来的游客吃完饭,都会在门前照相留念,留下一份关于老常州和运河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