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成就坚毅

经营案例 阅读量: 1
      精典语录许多人缺少的不是才干,也不是机遇,
磨难成就坚毅 预览图

      精典语录许多人缺少的不是才干,也不是机遇,而是认定了一个目标后,没有坚持下来。餐饮行业有做不完的生意,挖掘不尽的商机。小蓝鲸有五级台阶:双筷双勺、电脑配餐、三个不自由、健康顺口溜、健康九字经。在武汉,谈到好吃的去处,很多人张口就会提及“小蓝鲸”。曾几何时,小蓝鲸赢得了无数值得骄傲的荣誉:“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全国十佳酒家”等。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它由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一跃成为湖北中餐连锁的龙头,并成为武汉餐饮的一块响亮招牌。

      “小蓝鲸”背后的发展故事几乎是一个餐饮奇迹。但事实上,许多人并不知道,创造这个奇迹的掌舵人刘国梁,在20多年前还只是一个读不起书、在小镇上炸油条的乡下娃。苦难造就坚韧像许多出身贫寒的苦孩子一样,刘国梁的童年也充满着酸涩。因家境贫困,这个天资聪颖的孩子,一直面临着失学的威胁。为了能挣钱读书,他什么苦都吃过。有一年,家乡发大水,淹死了人,为了多挣几元钱交学费,他竟和父亲轮换通宵提着马灯为捞上来的尸体守夜,要知道,当时他还只是个十岁出头的孩子而已。

      1984年,刘国梁初中毕业,家里实在供不起他继续上高中了,就把他送到附近的镇上学炸油条。在街巷摆上一口大油锅,炸一辈子油条—对贫困的农家孩子刘国梁来说,命运似乎不过如此了。这时候,一桩意外却让刘国梁平生第一次踏出了小镇。家徒四壁的泥坯老屋,已住了几代人,终于在这一年捱不下去了,木梁腐烂断裂,已经无法住人。要重新修整,大约需要1300元。就是这1300元,把刘家父子逼上了武汉,也意外地开启了刘国梁的成功之路。初到武汉,父子俩租不起房子,只能寄住在亲戚家。好在刘国梁在镇上学了白案,炸过油条,好心的亲戚把他介绍来到汉口一家小餐馆学做红案,他的父亲则找到一家苗圃打零工。为了尽快挣够修房的1300块,刚刚18岁、干枯瘦弱的刘国梁埋头苦干,丝毫不敢怠慢。武汉的夏季热得冒烟,在密不透风的厨房里,他一人负责红、白两案,同时应付七、八张台面的菜肴,好几次,他都热得晕倒在炉子前。刘国梁酷爱学习,师傅传授技艺,他总是记在心里,反复推敲。为了提高技艺,他经常加班到深夜。凭着不怕苦、肯动脑的精神,刘国梁渐渐有了一手好厨艺。他的一个绝活,至今为当时的同行津津乐道:一只活鸡,从开膛破肚到端上桌面,不过几分钟的事,给鸡去毛时,面对滚烫的开水,他可以动作敏捷得烫不到手。两年过去了,刘家父子历尽艰辛,终于攒到了几千元血汗钱,可以回家修整房屋了。然而此时的刘国梁,经过大城市的濡染,已经眼界大开,再也不愿回到那个贫苦的乡村了。就在他有这样念头的时候,刘国梁偶尔听到一位顾客感叹,目前武汉适合老百姓消费的像样餐馆太少了,这位顾客的话对刘国梁触动很大,他觉得在武汉开餐馆是很有前途的,只要用心经营,一定能赚钱。那一刻,他下定决心,不再受命运的摆布,要自己闯出一番天地来!起早贪黑换来第一桶金于是,刘国梁没有回家翻修老宅,而是苦口婆心地说服家里人,用这几千元开了家小餐馆“小南京”。店面在当时冷冷清清的汉口新华后路,招牌也十分简陋。和每一个小业主一样,刘国梁为了他的“第一桶金”,起早摸黑,勤奋苦做。

      5年间,刘国梁精打细算,“小气”到了极点,为了节约成本和保证原料品质,他曾骑着摩托车,到200公里外的洪湖去采购鲜鱼。他对菜品精益求精,并对客人承诺:如果菜做的不好可以要求重做。他娴熟的技艺和良好的待客之道,使得小餐馆的生意逐渐红火起来。就这样,用了5年的积累,刘国梁攒够了20万元。20万元,对于贫寒的刘家,算得上是座金山了。眼见武汉餐馆越开越多,生意越来越难做,不少餐馆都在档次和规模上大下气力。刘国梁也决定要倾其所有,用来购置大门面,进行高档装修,却遭到了想回家盖房的父亲的强烈反对。是小富即安,还是开创更大的事业?刘国梁面临着人生最大的一次抉择。不顾指责继续扩大规模一天中午,刘国梁的店里来了几位老主顾,因为时日已久,几个老主顾和刘国梁结下了很好的友情。但这天,几位顾客来到店里犹豫再三,还是离开“小南京”,选择了附近一家大餐馆。一位老主顾不好意思地对刘国梁解释说:“小南京档次太低,请客时实在拿不出手。”这件事深深刺痛了他,刘国梁意识到,如果不主动出击,他将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小业主,甚至连这个小业主都当不长久。于是在1993年,他不顾家里人“败家子”的指责,将“小南京”个体餐馆变更登记为私营企业,并与几位朋友合伙,在武汉电视台对面开设了“小南京美食城”。结果一炮打响,生意十分兴隆,刘国梁的资产迅速翻了几番。告别了家族式小作坊经营的刘国梁,此时已完成了从为生计挣钱到为事业挣钱的心理跨越。他深知,自己的事业离成功还有很远。他时常思索:“美食城虽然生意不错,但照这个速度,什么时候才能做大做强呢?”麦当劳、肯德基在武汉的扩张给了他很大的启示,中式餐馆为什么不能学洋快餐去走连锁经营之路呢?我也要打造中式餐饮的连锁品牌!他暗暗下了决心。此后短短几年,他加快了“小南京”的发展步伐,完成了从街头餐馆到现代企业的过渡。

      1998年,刘国梁出资近千万元,成立了“武汉广场美食公司”。考虑到外地已有同名品牌,加上注册时不允许名字中有地名出现,“小南京”果断更名为“小蓝鲸”。推行多品牌差异化连锁战略刘国梁为了把“小蓝鲸”办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狠抓各连锁店的菜肴和服务质量,经常“微服私访”去小蓝鲸各分店消费。发现问题,立即找到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在他的影响下,小蓝鲸上下逐渐形成了“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的服务意识。这时候,报纸上报道了一则消费者因食用不健康食物而造成中毒的新闻。一时间,健康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独具匠心的刘国梁抓住这一时机,于1996年首创了“科学美食,营养均衡”的餐饮饮食新观念,并提出了自己的品牌内涵:“饮食讲科学,营养求均衡,吃出健康来”。

      怎么吃出健康呢?小蓝鲸有五级台阶:“双筷双勺、电脑配餐、三个不自由、健康顺口溜、健康九字经”。“双筷双勺”是为了减少传染病,很多上档次的酒店都在小蓝鲸学习了这套做法。“电脑配餐”是1997年军医大学、军事经济学院、武汉食品研究所、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系、华中农学院、小蓝鲸六家单位联合开发出来的,现在在全国仍处于领先地位。它是根据人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职业来配餐,因为每个人的饮食结构都是不一样的。“三个不自由”就是不让顾客多点菜、乱点菜和空腹饮酒。“健康顺口溜”就是“吃黑喝红争风吃醋,终生不断奶,餐餐吃青菜”。刘国梁在国内中餐业界首推“多品牌差异化连锁”战略,即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在统一品牌之下,实现菜肴的本地化和差异化。小蓝鲸在省内打武汉特色,在省外打湖北特色,省内的店也有不同的特色,杂技厅店是三味特色店,汉阳店是知音特色,桥口店是商务美食广场。小蓝鲸的规模虽然比不上一些大酒店,但其菜肴风格一定是独具特色的。同时,他斥巨资对“小蓝鲸”这一品牌进行整合升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从此,“小蓝鲸”真正依靠品牌走上了全国连锁之路。不失朴素本色随着“小蓝鲸”的名气越来越大,身为老总的刘国梁的身价早已今非昔比。但“阔”起来的他,至今依然不失昔日农家孩子的本分和踏实,始终那么低调。成功之后,他为自己“提炼”出了两条“发家秘诀”:

      第一,成功离不开坚持。刘国梁说,许多人缺少的不是才干,也不是机遇,而是认定了一个目标后,没有坚持下来。曾几何时,房产、证券等投资热此起彼伏,多少昔日大款栽了跟头,一蹶不振。刘国梁也曾有过数次转行发展的良机,几经考虑后,都放弃了。他认为,仅因一时之利,转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前途难卜,也必然分散主营业务的精力,最后可能进退失据,十分危险。在他看来,餐饮行业有做不完的生意,挖掘不尽的商机。

      第二,要成功先学“做人”。功成名就后的刘国梁,没有一丝“阔人”的痕迹。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跳舞的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书订报。他似乎总是那两套衣服,一条皮带用了好多年,一双鞋子穿破为止。他和职工一样吃食堂,一辆平常之极的轿车也常被企业事务所占用,他也“打的”、坐公汽。许多老板养“小蜜”,而他身边的秘书,从来都是男性。对自己近乎苛刻的刘国梁,却从不拖欠员工半分钱工资,他还为各类公益事业捐助数百万元。

返回案例列表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