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搜索“罗永存”三个字,会出现上千条新闻报道:“荣获满汉全席三连冠的金勺厨神”、“二十一世纪烹饪少帅”、“2002年度中国最受瞩目青年厨师”、“2004年曾被香港特首接见”、“远赴俄罗斯参加‘克里姆林国际烹饪大赛’技压20多个国家厨师,获得热菜第一名”等等,这些报道证明着罗永存昔日的辉煌。
餐饮行业的人都知道,罗永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厨,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昔日的大厨已经悄悄转变为年销售额1亿元、拥有6家餐饮店(辽宁鞍山巨无霸海鲜酒楼3家、大连巨无霸状元楼、葫芦岛金鼎海鲜阁、海城春蕾食府)的董事长。面对这样的转变,罗永存笑笑:“做企业,就跟做菜一样,首先要先学会做人。”
定位准一开店就火
罗永存在各大酒店事厨时,都给酒店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每位老板都对他的人品和技术给予很高的评价,都认为他踏实肯干,谦虚上进,技术全面,并且在管理能力方面表现突出,后来一直做到总经理的职位。
2003年“非典”时期,看着餐饮业受到巨大冲击,罗永存有了创业渴望:开一家环保、健康为主题的全新理念酒店。有了想法,他就立即展开了市场调研。他认为,做酒店,经营定位是关键,是确保企业生存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根本。他分析,鞍山有高档燕窝、鱼翅的专营店,也有各种特色风味,只有海参是餐饮市场的一个空白。他决定要做以海参为主打的专营品牌店。有了这样的目标,他开始筹备第一家店。
罗永存分析,海参的营养价值很高,且不含胆固醇,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非常适合北方人的饮食需求。因此他断定,卖海参一定有市场。在价格定位上,罗永存经过反复斟酌,做出了从38元一位至98元一位的七种价格定位,高中低顾客都能接受;从海参制作方法上,他打破了传统的红烧、鲍汁烹饪方法,研究开发了20多种新式吃法;在涨发的工艺上,他得到高炳义大师的亲传,涨发技术水平很高。 主打品牌确定后,罗永存又从饮食文化方面进行挖掘:辽宁是金人与满人的故乡,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宫廷菜发展最鼎盛的一个时期,集南北精华菜式之大成的满汉全席,是辽菜的精华。罗永存意识到,满汉全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开发出来会有巨大商机;罗永存在首届“全国满汉全席擂台赛”中夺得三任冠军金牌,并荣获了“终身金勺奖”,为企业的发展与品牌的构建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弘扬辽菜第一人”的中华食神刘敬贤大师是罗永存的恩师,他在菜品开发方面有独到见解,结合大师的指点,罗永存深入挖掘与创新,开发出适合现代人的新式满汉全席。
2004年,辽宁鞍山国汇海鲜巨无霸隆重开业,一开门就生意火爆,一炮走红。酒店开业三个月后,海参每天销售可达200只以上,满汉全席成为罗永存的金字招牌。一时间,罗永存的店在顾客、媒体间打响了知名度,本地、省外来参观交流、观摩学习的同行朋友持续不断。
塑品牌、夯实发展基础
酒店开业半年后,生意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不仅有了固定的客户群体,还在东北地区有了响当当的知名度。这时,罗永存却打算花大笔资金进行品牌塑造和宣传。很多人不理解:只有生意不好的酒店才做广告,而海鲜巨无霸效益好,客人多,有这个必要吗?罗永存认为,餐饮要做品牌,就要塑造品牌影响力,得到顾客的信任并留下深刻的烙印,让他来了朋友,或请人用餐,首先想到的就是海鲜巨无霸,而且没有理由不来。他决定在鞍山繁华商业地段连做几块巨幅企业宣传画。宣传方案实施后,巨无霸的经济效益与品牌知名度同步提升,升了一个台阶。后来,他再举重金,一手拿下鞍山市六条交通要道的三个路线的车体广告。这时,有很多企业老板通过各种关系想与罗永存合作开店,分别开出丰厚的条件和不同的合作方式。如果罗永存想一下子做个“大老板”、连开几个店,在当时是很简单的事。但罗永存并没有盲目乐观,他认为酒店刚开始做,要先做“最好”,不求“最大”。他说,在创业阶段最重要的是把基础打牢,细节决定成败。他整理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体系及财务制约机制,进一步巩固企业的核心技术力量,成立自己的菜品研发创新小组,根据市场需求及企业经营情况调整经营产品侧重点。
他制定出了“企业发展三步曲”:首先创品牌,砸实基础;然后育人才,巩固实力,最后展未来,扩大经营。市场经济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罗永存深谙其中道理。他注重在管理中“以人为本”,从前厅和厨房选出骨干精英进行培训,派到全国各地交流学习,培养了多位管理人才。在外部经过仔细筛选,择定两位兴趣相投的朋友投资加盟,展开了扩张的步伐:2004年11月11日,辽宁鞍山海城店开业了;2004年11月22日,葫芦岛店开业了;与此同时,罗永存在鞍山选好位置,谋划开自己的分店,2004年,12月21日,鞍山国汇海鲜巨无霸胜利店开业了,总店称为国汇海鲜巨无霸中华店。为了进行差异化经营,罗永存又构思了另一个品牌:永存特色火锅店。罗永存两个月内连开了三家店,每家生意都“开门就红”,生意稳步上升。店开多了,自己跟自己争客源,是很多企业的通病。为了避免企业内部的不良竞争,罗永存注重各分店在菜品定位上的不同:国汇海鲜巨无霸中华店以辽参为主打,拓展“海参王”的品牌;胜利店以鲍鱼为主打,拓展“鲍鱼王”的品牌。差异化的经营让各分店在经营上各有特色,培养了不同的稳定顾客群。为了突出各分店的主题,罗永存非常注重在不同店打造不同的文化,比如在胜利店开设了“鲍鱼文化长廊”,对鲍鱼的年份、生活习性、营养分析做了详细深入的介绍;顾客这样评价罗永存的店:“罗永存的鲍鱼吃出了文化、吃出了身份、吃出了实惠。”在鲍鱼做法上,他打破传统,开发改良了“温拌鲍鱼”、“罗氏拌鲍”等十种新式烹饪方法,其中“温拌鲍鱼”的新式做法在鞍山成了招牌;在鲍鱼菜的定位上,从12.8元一只到298元一只,从活鲍到干鲍,品种齐全,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顾客群。控盈利点 效益越来越稳 罗永存要求厨房必须要控制好“盈利点”。他认为,管好厨房就会增加利润。企业经营者必须把“盈利点”控制在手中,抓“盈利点”,抓纯利润。“盈利点”是指经营中的某些关键点,如果处理得好,则可以增加利润,如果处理得不好,则会减少利润。罗永存认为,在餐饮经营中,有九大盈利点,即菜单的设计、采购原料、原料验货、原料的储藏、原料的使用、烹饪准备、烹饪过程、服务、收银,控制好这九大“盈利点”,才能实现整体效益和利润。 罗永存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餐饮文化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做文化是做餐饮经营的努力方向之一。”罗永存努力做好满汉全席文化与花雕酒文化,使之成为经营中的两大亮点。罗永存是满汉全席三连冠的获得者,在经营中他开发出别具一格的现代满汉全席吃法:顾客穿着清代皇宫的服装,服务员用皇室礼仪进行服务,餐具金碧辉煌,是绝妙的宫廷体验。满汉全席包房经常座无虚席。服装有时装,菜品也有时鲜,罗永存认为厨房要把握好这个变化,根据市场热点,改变装盘及研制新的菜品。厨师要对时事有敏感性,要及时地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客人的需要动向,感情要充沛,想像力要丰富。
罗永存说,把握市场流行,才能找到盈利法宝。他注意到,橄榄油很流行,女人用橄榄油美容,西方人当作营养补品,橄榄油被西方人誉为“美女之油”、“可以吃的化妆品”、“液体黄金”。他开始思考把橄榄油用于餐饮经营中。不多久,他就开发出橄榄油在凉拌热烹中运用的一整套方法,菜品一推出就受到“热捧”。 人们常说:早用橄榄油,晚饮花雕酒,是贵族生活的美妙享受。花雕酒的营养价值高于其它酒,还有药用作用,酒文化也很深厚。罗永存在店里经营花雕酒非常受欢迎。 葫芦岛市金鼎海鲜阁,2004年开业以来生意在当地餐饮业中一直名列前茅。金鼎海鲜阁的十大名菜是最受顾客欢迎的菜品。为使十大名菜长久不衰,罗永存制定了名菜质量跟踪制度,随时征求顾客意见,出现问题即刻开会研究,认真改进。十大名菜成了店里的“老字号菜品”,很受欢迎,成为卖点。 菜单是整个餐饮的中心枢纽,在设计菜单时,不仅要考虑顾客至上,也要考虑餐饮经营的财务目标。用标准菜谱制作出的标准份额的菜品,就可以减少备料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罗永存还注意根据季节打造不同的卖点,如在夏季推出冰镇菜品,其中冰镇长白山野生木耳、冰镇木瓜、冰镇苦瓜、冰镇蜇皮、冰镇爽口西芹、冰百灵菇、冰镇三鲜(海螺片、鸟贝肉、海肠)、冰镇大连鲍鱼、冰镇澳鲍,都是点击率很高的菜品。做餐饮时间长了,很容易被一些固定的、僵化的概念束缚,比如关于经营淡旺季的分法就是一个固定概念,很多人认为淡季经营不好是正常的,这种观念顽固地影响年度经营计划。罗永存觉得,经营得当,餐饮根本就没有淡旺季之分。为什么不打破这种观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员工的力量被激发,找到新的成功路径,便不是难事了。罗永存说,让每一位员工在每一个工作的起点都处于零点状态,这样会激发他们的潜能。
抓“人财”团队越来越强
罗永存认为,无论对一个团队,还是对一个酒店来说,最大的财富都在于人才,人才运用得好,就会转变成“人财”。
“人财”机制,就像体育场上的运动员队伍,有领队,有教练,有上场队员,有替补预备队员,有队医,他们各司其职,通过有效的机制运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能力,进而实现盈利目标—“人才”由此转为“人财”。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链条,在于酒店各环节间的沟通质量。工作流程设计、权责规范、人力资源政策、服务理念等都在其中。比如总台是酒店信息的核心,通过对这个核心的有效运作,一群人才可以联合成为一体—服务团队,并创造出一个宾客满意、实现盈利的环境。盈利环境成了,“人财”随之而成。 罗永存说,管理就是为员工开拓发展空间,让员工有好的发展机会,能力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实现从“人才”到“人财”的转化。为了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更优质的服务提供给顾客,罗永存在辽宁鞍山的三家店采用服务员晋级考试制度。晋级考试分为基础知识内容和实际摆台技能两个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员工基本素质、酒店企业文化、在岗礼节礼貌、酒水及菜品的知识、席间服务流程等几个方面;实际摆台技能由各店经理亲自监考;最后一个环节是综合评定,每名员工的直属经理将会根据该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综合表现,给出一个不高于20分的分数。考试后根据基础知识、实际摆台技能和综合评定给出总分,再根据分数评出A、B、C三个等级,员工的工资将根据等级对应发放。
放权力 服务越来越精
在罗永存的酒店,服务员有“服务权利”。这是很多人都容易忽视的一点。罗永存解释,所谓服务权利,就是赋予第一线基层服务人员更多的解决问题的自主权,使其在对客服务中,在不影响酒店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客人的需求,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很多酒店老板认为服务员不具备承担更多权利的能力,同时担心一旦放权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而罗永存觉得,第一线工作人员直接与客人打交道,最知道客人的需求,同时也是能采取最佳服务方式的人。如果能够针对不同部门人员的基本职责,下放一些权力,使员工有解决问题的相对自主权,那么,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一定会有所提高。当然,这一切应该建立在良好的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前提下,有的放矢,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赋予员工更多相应权利,也是尊重员工、相信员工的一种体现,这会让员工真正感觉到自己是酒店的主人,要对酒店负责,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会给客人提供最优的服务。
罗永存认为,人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养成的,因形成不易,所以一旦某种习惯形成了就具有很强的倾向性,很难根除,它总是在潜意识里告诉你,这个事这样做,那个事那样做,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习惯作用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就服务行业来说,服务工作更需一些好习惯。如在通道遇到客人时,无论你在做什么都要放下手中的工作,习惯性地问候客人;又如餐厅迎宾员,只要电梯门一打开,就会迎上去欢迎客人的光临。如果你跟客人同乘一部电梯,能习惯性地让客人先进先出,客人会对酒店留下较好的印象。这些良好的习惯要靠平时自己多做,久而久之就养了习惯。罗永存要求员工在服务中要做到职业性的问候,职业性的微笑,职业性的操作,养成习惯,不管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非常自然地表现出来,成为生活中的习惯,从职业性转变为习惯性。
热公益 品牌越来越响
2005年2月1日,在鞍山一个超市的“御膳房”内,10余位身穿厨师服的厨师忙碌地准备“满汉全席”。这是由鞍山市总工会、沈阳职工爱心慈善基金会主办的“中国烹饪大师表演满汉全席助帮特困职工义卖捐赠活动”,罗永存也是其中一员。 其中,由罗永存现场制作的4道菜品共卖得7300元,拍卖菜品所得的利润现场捐给“沈阳职工爱心基金会”,以在春节前夕帮助上百名下岗特困职工。为表彰罗永存此次的公益之举,中国企业公民委员会向他颁发了“最具社会责任烹饪大师”荣誉证书,他的企业也随之被重点报道。 罗永存说,任何酒店的生存,都是社会“生物链”中的一环,永远不能独立。所以,如果只考虑一己的利益,不考虑付出,那么在自以为得利的时候,会付出沉重代价,最后失去应得的财富份额。这是短视的行为。只有在获得时懂得奉献,才可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成长,才能打造众口皆碑的品牌。巨无霸海鲜成就了罗永存的餐饮霸业,相信他这位厨神能创造出更多的餐饮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