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仓一号店 2000年建店,100平方米,店内36个餐位,店外还有6张餐桌,天气晴好时可坐30人。整个店是一个敞开的大间,布置得错落有致,仿佛自家的客厅。
【关键词】中式古典老家具,各种古香古色的饰物,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这里收藏了许多中式古典老家具—八仙桌、太师椅、木圈椅、条案、橱柜、博古架,这些老家具的每一款样式都不一样,材质也不同,有红木的、榆木的、枣木的,它们除了为营造纯中式的气氛而存在之外,还有另一个存在的价值—如果你喜爱,随时可以买走。在这里,除了桌椅会勾起人的购买欲望之外,有一些看似不属于这里的家具也同样会因为它在这个店里颇为有趣的用途,而勾起人的购买欲望。比如在依窗相对而置的两个柔软的桔色大沙发之间,放置了一个旧时存放衣物用的大木箱,它在这里是作茶几用的。箱上面摆放着一套功夫茶具、一个作烟缸用的仿制小青铜鼎、一个小巧的茶水单,这样一种颇具反差的组合,很轻易地使这大木箱成为了这个角落的焦点。既可装盛大量物件、又可供欣赏(铜扣鼻等各个部件都很精致),真是绝好的茶几!这里还有许多古香古色的装饰物—各式各色的瓷器、陶器,民国时的老照片、老广告,仿古老式音响,刺绣的纸巾盒、桌旗、椅垫,镂空的花窗等。这些装饰物中同样有用得奇妙,令人叫绝的。比方说,四扇花窗并排挂在墙上,作为一幅木雕装饰画出现;绣品装裱在深棕色的镜框中,作为一幅颇为另类的装饰画出现。店内的色彩搭配也将纯中的气氛烘托得恰到好处—整个色调以老家具厚重的深棕色为基调,其中穿插着纯白的百合、嫩绿的竹子、绿萝,桔、红、蓝、金色的沙发、靠垫、绣品等饰物,古朴而典雅。
【关键词】没有菜单,配菜丰富而有理,每个星期的配菜都不同这里与其他经营川菜的馆子不同的是,比较“霸道”—没有菜单,你交上100元或200元,然后,店家上什么,你就吃什么。虽然“霸道”,但客人通常都会满意而归。店家的配菜丰富而有理—6个热菜,6个凉菜,1个蒸菜,1个汤,1个小吃,其中,有荤有素,荤中鸡鸭鱼肉都有。(注:这一两百元是不包括酒水的。)如果你吃得好,想要约朋友再来吃这一口儿,要记得在当星期内赶来,因为若下星期来,就没有这一桌菜了。在这里,每个星期的配菜都是不同的,这就使这里的菜式有了更多的悬念,勾着人下星期还要再来品品看。如果你像金谷仓一样,对菜品有着强悍的创新力,也就拥有了这个很不错的营销方式。
【关键词】没有正式的工装,没有标准的盘子,可以不断加份直吃到过瘾,在这里,有许多与正统餐饮相背离的东西。比如,这里没有正式的服务员服装,服务员穿着的每一件衣服都不同,宛若邻家小妹;比如,这里盛菜的盘子没有标准的款式和大小,因为菜比较多,桌子又大小不一,这里便依桌而定,采用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盘子来装盛菜品。但客人却也不会因为盘子过小而枉花了一两百元钱,因为不论哪个菜只要吃得合你胃口,都可以再叫,直到吃到过瘾为止!当然,不允许浪费。金谷仓二号店 2001年建店,300平方米,40个餐位。二号店除了具备一号店以上的特色之外,还有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空间分割这里将空间分割成几个区:临窗是两个有榻的区,视野非常之好,窗子直落到榻面之上,榻上摆放了一张老式炕桌(另一榻上是一个根雕制成的木桌)和几个温暖厚实、色彩艳丽的大靠垫(另一榻上有4把矮身高靠背的木椅),炕桌之上是一套陶制的功夫茶具,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温馨;在临近店门口的厅堂里,设有一张方形八仙桌;厅堂深处的左右各有一组沙发,供客人餐后喝茶、阅览、小憩之用;通过厅堂向里走,还摆有两张八仙桌,在这个空间里,搭建了一个错层,这两张桌一张是放在地面上,另一张是放在错层上(两张桌若都放在地面上,会十分拥挤,若只放一张桌,便有点浪费空间,一个错层的搭建,不仅解决了或拥挤或浪费的问题,更使这一空间显得错落有致,极易得到客人的钟爱—任是谁都想攀着“吱呀”作响的楼梯去错层上坐一坐);另有两个空间是两个包间,包间内除了若干古旧饰物之外,还挂有很多前卫的画作,与整个包间内的氛围友好地碰撞着,令人回味。
【关键词】杂志多多,喜欢就取我吧,卫生间这里尚有太多精彩之处,因篇幅有限,无法一一详细介绍,我们只再举三个例子:店里设有大小不同的几个书架,有的高至天花板,有的小巧如几层搁板。在金谷仓的四个店中,凡有沙发的地方,通常都有书架,架上的各类杂志是书商免费赠阅的,客人若喜欢,也可以带回去欣赏。因为杂志比较多,客人就坐得住,方便等餐,方便细细品味金谷仓的味道以增加再次光临的机率。应该说,这是金谷仓营销中的一个好办法。金谷仓二号的门口处挂有一个名为“喜欢就取我吧”的小盒子,里面装盛着各式宣传小册子—英国当代艺术展(1990-2006)、某音乐酒吧开业贴、某乐队巡回演唱贴等。这些小宣传册利用金谷仓这个平台为自己做宣传,双方互不收费。对金谷仓来说,客人在这里随时都可以得到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这也是招揽客人回头的一项举措。这里男女卫生间的门,用的是乡下老式的对开木门,其中的一扇用于男卫生间,而另一扇用于女卫生间,而镶于门上的两个粗壮的狮头状铜环把手将卫生间装点得颇为神秘。金谷仓三号店 2002年建店,450平方米,120个餐位,人均消费60元。这是一家纯西式的餐厅,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幽静。
【关键词】植物,纱缦,海派老家具,服务员装束纯西式的风格不仅来自菜品,在店内目力所及的多方面都有深层的体现:这里吧台的酒架上摆放着名目繁多的洋酒。店内外摆放着三四十盆植物,如散尾葵、竹子、绿萝、橡皮树、平安树、百合、野花等,这些植物的存在使店内外呈现一片生机盎然,与洁白的桌布搭配得恰到好处,宛如置身西洋花园之中。店内外因植物而呈现的精彩不仅在于枝繁叶茂,也在于这些植物的盛器:有通常我们看到的各式花盆、花瓶,也有大缸、大木桶、口杯等。纱缦也是营造西式氛围的重头戏之一,窗子大多是落地的,于是,纱缦便也长长地曳地而生,大多纱缦都镶有蕾丝花边,透过精致的蕾丝,可以看到店外盈盈的绿意,别有一番风情。二楼一隅的纱缦没有蕾丝花边,它们以淡淡的冷紫色出现,微风吹入的飘摇之间,同样富有异国风情。与一、二号店相同的是,三号店的家具也是古典老家具,不同的是,这里是海派老家具,即租界时期,外国人从国外带来的,或依据自己的审美在中国打造而成的古典老家具。这些海派家具依墙而立,与连接一、二层的白色的旋转木制楼梯、及踩在棕色木地板上发出的“吱吜”声相映成趣,令人仿佛回到神秘的中世纪。店里服务人员穿着不同寻常的装束:前厅主管是一个小伙子,一身淡灰色的西装,内衬白衬衣,没有打领带,是休闲的装束,过肩长发用发卡自然地束在脑后;女服务员身着白色衬衣,黑色马甲、长裤,值得一提的是,白衬衣上的纽扣不是白色的,而是黑色的,在白衬衣上显得格外精神,又与马甲的黑色呼应得十分得当。一句话,这样的装束放在任何一个别的店里都会显得很别扭,而放在这里,则与气氛十分搭调。
【关键词】接待公司年会、招待会、酒会、婚宴遇到节日,这里往往请来专业的DJ(DJ全称Disco jockey,可以理解成DISCO舞厅的司仪或唱片骑士)和乐队,为客人营造氛围,并设置各种套餐以供客人选择。在没有节日的时候,因为这里面积较大,通常也会做许多活动,比如接待团体客人,这种团体接待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单位聚餐,多是外资企业的公司年会、招待会、酒会及婚宴等,人数在100人以上时,多采用冷餐的形式。
【关键词】挂画不必买、卖了也不抽成,卫生间,自己的艺术品加工厂店里所挂的若干画作都是朋友的油画作品,风格虽另类,却与整个氛围很协调。一方面,油画本就是从西方传入的东西,另一方面,不论将这画的风格归为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这些都是由西方引入的“主义”,放在这样的西餐厅里,再恰当不过。大大小小所挂的二十几幅油画作品皆没有花钱,它们挂在这里有两个作用:首先,当然是装饰这里的环境;其次,若有客人喜爱,也可以随时买走,而金谷仓并不从中抽取一分钱。既为朋友帮了忙,同时又为自己的店增了色。店里卫生间的标志很有特色,男女卫生间门上各有一幅小油画,男卫生间门上的是一条灰色的沙滩短裤,女卫生间门上的是一条粉色的连衣裙。金谷仓还有一个自己的小型艺术品加工厂,各个店里的很多装饰器物都出自那里。除了方便自己可以得到与店的风格很贴近的装饰器物之外,也会向客户出售,以赚点“外快”。金谷仓四号店2003年建店,400平方米,50个餐位,人均消费午餐在30元-50元(快餐),晚餐在300元-400元(意式西餐)。它与金谷仓三号店一样,也是一家纯西式的餐厅,不同的是,这个店有另外一个名字—尝试。记者只了解到,该店与西式风格的三号店有两点不同之处:一,这里的装修是现代的西式风格;二,这里一半经营西式快餐,一半经营正宗的意式西餐。
点评:可以说,金谷仓将国内的“小资”们和国外的“老外”们的心思摸得透透的:首先,无论是谁,对别的民族最为纯正的东西都是极有好奇心的,所以,纯中式的和纯西式都给了双方以最大的吸引;然后,无论对于胃口还是审美来说,最终还是对自己习惯的东西有一种归属感。这些心思会引导国内的“小资”们和国外的“老外”们在金谷仓四间店来回穿梭,可谓高招儿!更有甚者,“尝试”店还将西餐的两种经营业态全都笼在了旗下,对消费者不同时间段的不同需求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