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兄妹共创东方魔汤!

经营案例 阅读量: 14
兄妹携手创业,把武陵山珍推向全国,遭遇3000“李鬼”,饱尝内忧外患;兄妹二次创业,重拾被人做“臭”了的名号;武陵山珍被誉为“东方魔汤”、“地球人美食”,是最有希望进入国际餐饮市场的中国品牌。 
兄妹共创东方魔汤! 预览图

兄妹携手创业,把武陵山珍推向全国,遭遇3000“李鬼”,饱尝内忧外患;兄妹二次创业,重拾被人做“臭”了的名号;武陵山珍被誉为“东方魔汤”、“地球人美食”,是最有希望进入国际餐饮市场的中国品牌。 

 

小山珍 大价值  


王竹丰和王文君是土生土长的重庆土家族人,从小到大就有吃菌的习惯。由于家乡独特的地理环境,他吃过的菌的种类也不计其数,但从没想过在食用菌上做文章。后来他在做国际贸易期间,常到日本出差,发现家乡非常普通的野生菌菜被运到日本,稍加包装后便身价疯涨。其中,鲜松茸最贵,它在日本的常规价格是每公斤2000多元人民币。 

 

王竹丰怀着好奇的心理和当时正在从事餐饮工作的妹妹王文君一起查找资料,咨询专家,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原来,松茸受到日本人追捧,是因为二战中,美国扔下的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爆炸后,毁坏了周围的全部森林,只有松茸活了下来。经过研究,日本科学家发现松茸具有抗癌抗辐射的功能。于是,王氏兄妹萌生了把山珍(野生菌在我国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四川的三州—阿坝、甘孜和凉山以及重庆武陵山区)摆上中国人餐桌的念头。

  

但是一开始,妹妹王文君在自己县城的小餐馆里信心十足地向老顾客推荐野生菌菜时,却碰了一鼻子灰,没有一个人愿意吃。王文君后来明白,由于经济不发达,当时在县城要想吃顿肉也不是很容易的,人们对吃的需求还远远没有上升到要追求营养健康的层次上来。  

 

为了下一次行动更准确也更有力,对野生菌菜推广相当看好的王氏兄妹决定先将自己的拳头缩回来。在哥哥王竹丰的支持下,王文君开始了把武陵山珍推上中国人餐桌的一系列探索与研究,他们一方面研究野生菌菜的烹调方法,一方面开始寻找能够接受营养健康消费理念的市场。  

 

为了找到合适的烹调方法,王文君把自己的小餐馆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实验室。兄妹俩登门拜访了著名生物学家、食用菌专家周开孝教授,聘请了多位大学教授成立了武陵山珍顾问团。经过了两年多的探索,一种摒弃了传统重庆火锅麻辣特点的底料研制成功。这种以几十种野生菌菜为原料,科学提炼、精心熬制出来的底料,不仅保存了野生菌菜的营养价值,而且清淡的锅底也保证能让顾客最大限度地体味到野生菌原始的鲜和香。它丰富的营养、独特的保健、神奇的功效堪称绿色食物之“极品”,被中外养生科学家誉为“东方魔汤”。“东方魔汤”也区别于重庆往日的“红火锅”、“武火锅”,开创了重庆“绿火锅”、“文火锅”的历史。后来,兄妹俩又与食用菌专家一道动手解决了野生菌菜的保鲜问题,保证了每天都能供应足够的品种与数量。 1997年1月8日,时任国务院武陵山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的国务委员陈俊生,在考察重庆黔江地区时,听完关于开发武陵山珍的专题汇报后,支持他们把武陵山区建成野生菌采集基地的设想,欣然提笔题写了“武陵山珍”四个大字。大利润 引李鬼 野生菌菜的食用和保存方法开发成功了,成熟市场也浮出水面。1997年,重庆改直辖市,兄妹二人认定重庆更有利于武陵山珍的发展,最后选择了重庆作为武陵山珍向全国市场进攻的桥头堡。先行者有先行的风险,更有先行的机遇。 1997年5月5日,兄妹二人在重庆市主城区第一次亮出了武陵山珍的招牌,正式推出了养生保健美食的概念,没想到竟一炮而红。 1997年6月4日,武陵山珍商标注册成功。500平方米的武陵山珍观音桥店,吃饭的时候总是挤满了人,甚至还要排队等位置,最高一天进账三万多。 1998年5月15日我国著名公共关系学家秦启文教授率专家团对武陵山珍进行CI策划。 1998年8月武陵山珍被重庆市商委评为“重庆名火锅”。 1998年12月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国名餐饮”。 1999年6月16日澳大利亚政府考察团一行16人在总店品尝武陵山珍。 1999年8月武陵山珍建立起了自己的原材料基地。

 

有了保质保量原材料的充足供应,加上用珍稀少有的松茸菌、羊肚菌等百余种名贵野生菌精心熬制而成的底料,凭借其味道清醇爽口、原汁原味,以及养生保健之功效,它成了重庆火锅中集绿色、环保、养生、保健为一体的一枝独秀。  

短短两年间,武陵山珍的名号已经在重庆市区打响了。不过随之而来的事情,却给他们造成致命打击。由于餐饮行业技术门槛低,容易被模仿,借着武陵山珍迅速被消费者认可的东风,重庆市区一下子冒出了200多家大大小小打着各种旗号的“××山珍”。无论是在星级宾馆,还是在名声响亮的中餐馆,甚至名不见经传的路边小摊,都能从菜单上找到所谓的“武陵山珍”的踪影。不仅重庆市,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一下子出现了上千家“武陵山珍”。而这些只注重短期利益的餐馆,不仅汤的口感和鲜度要比武陵山珍差,菜品质量也无法保证,再加上服务管理跟不上,很快,“武陵山珍”不再是一块金字招牌。消费者对“武陵山珍”的认同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山珍”系列的整体不信任。  

 

1999年10月8日,武陵山珍观音桥总店因旧城改造城建拆迁而停业。原来的五六个股东就是否打假及继续投入发生分歧,最后,他们相继拿走了200多万元现金,撤出武陵山珍。武陵山珍遭遇致命的内忧外患,第一次创业中断。  

 

“山珍”系列不再被消费者认同的时候,王氏兄妹只得在剩下的几家店里打出了“土家苗寨”的招牌,主打民族风味菜品的同时兼卖山珍。 

 

创业初期的顺风顺水,让王氏兄妹失去了危机意识。当危险来临时,几乎没有什么抗风险能力的武陵山珍只能倒下。

  

改名字 再创业 

 

从顶点摔到谷底,失败给王竹丰带来惨痛的教训。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暗下决心要“重出江湖”。他说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大的阻力都无法改变他去追赶他武陵山珍的梦,他要用毕生精力把武陵山珍打造成中国人自己的麦当劳,所以他闷声不响地把自己的名字都改成了毕麦!  

 

2001年,用两年多时间闭门研究企业管理和品牌发展的王竹丰又重新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当时因为真正的武陵山珍在市场上消失,其他店没有核心技术,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重庆的那些假冒的“武陵山珍”倒得非常快,然后波及全国。  

 

此时,王竹丰召集一直负责经营两路口店的妹妹和在广州做生意的弟弟一起开家庭会,要把武陵山珍招牌在沉寂两年多后再次挂起来。他的想法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把已经被人做“臭”的招牌搬回来,不是自毁前程吗?但就算是和员工吵架,王竹丰还是坚持把店铺名字改回武陵山珍,因为他知道山珍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利润空间。连续开了三天家庭会议,他的坚持终于得到弟弟妹妹的支持。2001年2月,武陵山珍的招牌在两路口店重新挂了起来。  

 

为了避免出现第一次创业时溃不成军的情况,在筹备再次开店时,王竹丰和妹妹决定自己买房开店以降低风险。但由于资金紧张,王竹丰不顾家人反对,把自己的房子卖掉了,同时找亲戚朋友借了30多万元,一口气买下龙湖的商铺,将龙湖店作为了武陵山珍的总店。这家店的开业,标志着武陵山珍第二次创业的开始。随后,珠江花园、芳草地和昌龙城市花园等分店也以相同的模式成功开业。  

 

立规范 重管理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任何新奇的菜品都是可以抄袭模仿的,只有服务和文化抄不走。为此,王氏兄妹开始强调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


第一步就是理顺了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在总裁的直接领导下设立了武陵山珍研究所,专门从事武陵山珍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他们还努力制定武陵山珍管理程序。 


三级沟通:要求服务员、管理人员和连锁店总经理与每一桌的顾客都要进行沟通交流。 

 

三考:每月全员进行考试(专业知识、业务知识试题100分);每月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全员民主评议打分;每月由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考核,明确奖惩。

  

制度化、规范化、数据化、科学化: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武陵山珍的各项要求规范操作;将数据考核落实到人头(如:前厅服务员每日服务人次、营业额、收回顾客意见卡数量、扣分情况、员工日记等);逐步实现电脑网络化、办公无纸化等科学管理。  

 

管理九步曲: 

 

朝会:在酒店大门口前朗诵武陵山珍专用语,唱《武陵山珍员工之歌》,总结昨天,部署今天,公布奖惩扣分情况、个人业绩数据。 

 

班前会:在酒店大门口前,朗诵武陵山珍专用语,唱《武陵山珍员工之歌》,班前动员、检查、安排、布置工作。  


员工日记:每日撰写日记,记载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得失、体会,鼓励员工通过这个平台发泄心中的不快甚至不满,下班前交主管或经理阅读,进行书面沟通。  


周会:每周一次员工会,学习交流经验,总结一周工作,计划下周工作或开展有益健康的活动。 

 

培训会:每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业务技能、服务规范、礼仪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 

 

总结会:每周末召开综合考核总结会,公布奖惩结果,部署下月工作。 

 

沟通:酒店领导、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进行双向沟通。 

 

谈话:建立管理人员经常与员工交心谈话制度,会上留面子、点问题、谈现象,会后单独谈话,“刮胡子”、指问题、找缺点,真心帮助教育,真诚育人待人。

  

定岗轮岗换岗:连锁店必须会计、出纳分设,其中会计可兼职,后勤采买实行三个月轮岗,接受监督。管理人员(领班、实习领班)进行轮岗锻炼。

  

在降低成本方面,武陵山珍设定了每100元营业额的消耗费用上限:招待费用5%;广告费5%;水电费和燃料费各2%;外购烟酒费用4%;人员工资10%,并不定期审核,确保成本支出,保证武陵山珍利润的最大化。 

 

吃一堑,长一智。二次创业的行动表明,将一次创业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外部环境的武陵山珍,还是认识到了企业内部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  

 

低投资 稳加盟  


为了实现以餐饮为龙头带动整个野生菌产业链开发的目标,王竹丰和王文君选择了一条快速扩展的道路—连锁加盟。2003年10月1日,为了进一步推动连锁加盟的发展,王文君在武陵山珍连锁实践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了武陵山珍的连锁加盟方式: 

 

特许加盟型:按县级、地级、省级三级划分,合作期限三年,每级根据营业面积大小分为A、B、C,收取相应的特许加盟费;  


股份合作型:公司以无形资产入股,占股不低于50%,加盟方出资金负责店面装修、设备、设施和原料周转保证金等,占50%股份;

  

简便型:合作期间公司按加盟店每月营业额10%收取加盟费;

  

片区买断型:根据加盟方所提出的独家买断的合作区域,经过专家评估后,双方协商确定市场买断价。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武陵山珍以系列野生菌菜为突破口,倡导了一种新的餐饮方式和理念,能够吸引消费者,而且与其他餐饮项目相比,投资相对较小,每投资100平方米店面的武陵山珍仅需要10万元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 

 

为了帮助加盟商降低风险,武陵山珍要求严格执行“三自一包”,即自己购买装修材料,自己聘请工人装修,投资者自己监督施工;选房、租房、装修、购物、筹备开业一包到底。  


武陵山珍要求投资者赴总店学习10天,全面接受公司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并在公司所辖的直营店进行为期一周的上岗实习,只有通过公司的考核,加盟者才能开店营业。为了保证连锁加盟这种快速扩张形式的稳定性,武陵山珍专门建设了三个平台:一是网站;二是武陵山珍报纸;三是酒店管理中心。 

 

重信誉 除李鬼  


2005年年底,武陵山珍网上加盟板块的一条留言让王竹丰大吃一惊,留言者是河南一餐饮店老板,称对“武陵山珍”感兴趣,但总部在河南高密度设店,违反了合约。  


“又有‘李鬼’冒出来了。”王竹丰清楚,重庆武陵山珍在河南仅有两家加盟店,于是,他派出酒店管理中心总经理王战风,带着打假高手赶到河南。他们发现“李鬼店”竟遍及河南郑州、商丘、永城、夏邑、巩义等多个城市。这些店只是套用重庆招牌,内容几乎全部走味,被誉为“东方魔汤”的野生菌汤色全无。野生菌食用不慎便有可能造成危险。“李鬼店”技术不过关,万一发生事故将对重庆餐饮品牌造成毁灭性打击。  

 

王战风痛心之余,收集了足够证据。原来,2003年,商丘市餐饮老板卢学慎和袁卫东看好武陵山珍的餐饮市场,从河南赶到重庆申请加盟店。双方约定,受许方不得擅自开办另外的分店和连锁店。没想到,加盟店在商丘开张后生意逐渐火爆,每日食客不断。为省下不菲的加盟费,不受总部“管辖”并赚更多的利益,两人决定盗用武陵山珍的名义在河南开分店。于是,两人通过制假证者刻制了在重庆根本不存在的“重庆武陵源山珍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印章,将武陵山珍所有的工商、税务执照和各种获将证书等全部复制。随后,两人又打着武陵山珍的旗号在商丘、夏邑等地找了5个店家并收了高额加盟费。

  

见事态败露,卢、袁二人以“为武陵山珍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为条件,向武陵山珍提出了“招安”之请,请求将“杂牌军”改编为“正规军”,并补交相关费用。 

 

“如果同意他们的请求,无疑是在纵容造假。”王竹丰非常愤慨。当初,武陵山珍就是因为“李鬼”众多,砸了牌子。现在,壮大了的武陵山珍再也不允许冒牌货的存在。他们已向违约、侵约者卢学慎和袁卫东提出索赔300万元的巨额诉讼。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 

 

塑品牌 闯世界 

 

几年来,武陵山珍经历了重重磨难,几度起落,终于在崇尚麻辣的重庆“红火锅”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并倡导了重庆火锅“新文化运动”,创立了“绿色火锅”森林美食,在火锅业界可谓一枝独秀。因此,有专家认为,“东方魔汤”武陵山珍是最有希望进入国际餐饮市场的中国品牌。国际养生保健学会和中外50多位著名养生保健学家衷心希望中国武陵山珍为人类的养生保健贡献力量。  

 

武陵山珍不仅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野生菌菜系的空白,而且是新兴的、独特的、具有强盛生命力的中国名餐饮、世界新菜品,武陵山珍提出的口号就是做“不分地域、种族、信仰、肤色、性别、年龄和职业的地球人美食”。  

 

2002年初,武陵山珍在澳大利亚堪培拉设立了办事处,迈出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因为对武陵山珍的创业理念和发展前景的看好,美中经贸科技促进会中国首席代表刘建吉先生以武陵山珍高级顾问的身份参与了武陵山珍的日常工作,负责其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连锁开发。  

 

2002年11月,在刘建吉的穿针引线下,作为重庆餐饮界的唯一代表,武陵山珍组团参加了在三亚举行的首届世界养生科学大会。最后,武陵山珍以其独特的魅力荣获了首届养生科学大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养生保健科技成果奖”,成为世界餐饮界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并且引起了社会和有关专家对武陵山珍的关注和研究。 

 

利用在这次养生科学大会上的成功,武陵山珍赢得了一个难得的让世界认可的机会。2003年成了武陵山珍接待外国投资者最多的一年,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餐饮同行纷纷来重庆考察。 

 

截至目前,武陵山珍已经拥有了12家直营店,在全国共有83家分店。王竹丰信心十足地规划着未来的发展,他说到2010年,要进入中国餐饮百强、重庆餐饮十强;2020年直营店达到48家,有大社区的地方就有武陵山珍。

  

王竹丰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作为中国餐饮最具特色且有志于参与国际竞争的餐饮品牌,武陵山珍肩负民族餐饮打造国际品牌的责任,武陵山珍任重而道远。

 

返回案例列表
扫码关注/下载APP